獅迷 狂蒐120頭 |2014.12.06 語音朗讀 15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寶山盧星福愛獅、愛武術、兵器成癡,花了十五年收集一百二十多個各式獅頭,願為獅頭「當個快樂傻瓜」。 圖/蔡昕穎 盧星福愛獅成癡,不辭千里遠從印尼收集來用少女頭髮做成的珍貴「峇龍獅」。 盧星福在家中成立獅頭博物館。 【本報新竹訊】保護傳統文化資產,五十二歲寶山鄉民盧星福愛「獅頭」成癡,花十五年時間走遍全台和東南亞,蒐集一百二十多個獅頭及古老武術兵器,種類琳瑯滿目,令人大開眼界,他在家中成立「獅頭博物館」,只為了讓後輩瞭解獅頭的地方文化之道和背景。 說起滿屋子寶貝收藏,獅頭博物館長盧星福滔滔不絕。他說,客家庄早年常為了爭搶灌溉水源鬥毆,住家都會私雇武師到家傳授「流民拳」功夫,爺爺請來師傅教父親習武、耍獅頭,當時才三歲的他,就端著稀飯跟在旁邊練馬步,從此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 盧星福說,舞獅是地方慶典廟會上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客庄的方口獅,也是過去農戶在慶典上彼此「拼場」的道具,是為「鬥獅」,因此耍客家獅一定要有武功底子,否則耍起來不傳神、不好看。 從事營造業的盧星福,愛獅、愛武術成癡,不管獅頭遠居國內外多遠、多重、多特殊,全都蒐羅回來,像印尼皇宮的峇龍獅,獅毛全以少女頭髮做成;象徵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劍獅」;全身雪白的西藏雪獅;以及常見的廣東獅,見證華人文化圈的獅頭風華。 他笑說,朋友知道他喜歡,哪裡有舊獅頭要丟都會告訴他,讓他經常為了獅頭全台、甚是全東南亞跑,求人賣給他,許多人認為不值錢,拒絕他的請求,經常多顧茅廬才順利把每個二至五公斤的獅頭搬回家。還曾有在台南某戶人家,燒香祭拜劍獅頭,由於造型精美特殊,也被他努力求來。 客家舞獅傳統文化流失,盧星福也鑽研客家傳統的舞獅陣法,他感慨「小時候客家庄的東西慢慢不見,想要慢慢把它找回來」,也趁假日教附近孩子從蹲馬步開始習武,要他們耍出最道地的客家舞獅,尊「獅」重道。 前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下一篇文章 美連體嬰 兩個靈魂共享一心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6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10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排球少年!!水溝蓋 仙台新亮點退役風力渦輪機 搖身變獨棟屋教練上課中 企鵝搶占衝浪板秀技柴柴變網紅 對鏡頭眨眼放電高空跳傘手機噴飛 落地竟無損傷加州13歲少年 獲逾百所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