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轉來一位肢障孩子小智(化名)。我進行家庭訪問時,單親媽媽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樣,只要一談到小智,眉頭就會不自覺地皺了起來,所說的不是讓她傷腦筋,就是讓她很心疼的事情,希望老師與同學多多幫忙。
有天外面下著傾盆大雨,教室的走廊非常濕滑,小智下課想去上廁所,不小心跌坐在地,經過小智身旁的人都不願意幫他,還嘲笑個不停。
我正想向前扶起小智,就看到大雄(化名)衝了過去,溫柔地對他說:「小智你不要哭喔!讓我來幫你。」大雄邊說邊幫他扶起來時,我看見小智露出笑容,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小智笑了。
大雄私下告訴我:「我和小智已經成為好朋友了,不會覺得沒有面子、抬不起頭。我願意化身為小智的枴杖,從上學一直到放學,也不會讓其他的同學欺負他。」
後來我發現小智走路時,大雄總不厭其煩的提醒小智諸多細節,例如:教室到了,小心門檻;前面有講台,小心一點;座位到了,小心腳。看見兩個人相互扶持,不時露出天真無邪的笑,感覺很幸福,也很知足!
有回遇到小智的媽媽,她告訴我:「兒子以前一直要我轉學,就吵得沒完沒了,讓家裡處於不和諧的氣氛中。現在看到小智,發現他容光煥發,簡直像是換了個人,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有了益友當自己的拐杖後,不僅心情變開朗了,連人緣都改善許多,從此不提轉學的事,讓親子關係愈來愈親密。」
這也讓我我真正了解到,雖然小智走路有「礙」,卻因遇到化身為小智拐杖的大雄而有「愛」,行善助人讓生活更美好,就從我們的周遭的人開始,營造一個充滿善念的環境。
林淑雲(桃園縣/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