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煮夫
假日登山,看到翠綠藤蔓滿地爬,葉似絲瓜,看到前緣,如龍吐絲,才認出原來是龍鬚菜。
龍鬚菜又名柳絲藻、海米粉、龍鬚草、菊花菜,是佛手瓜的嫩芽,因嫩葉長出一條條細長的鬚,而得名。
每年四到十月是龍鬚菜的產季,因生命力強,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存活,是不須噴灑農藥的健康菜。
龍鬚菜含維生素、膳食纖維,還有礦物質。適合孩童、素食者食用,痛風者亦可食。
購買時,可從莖葉是否容易折斷與否判斷它的鮮嫩度,也可從葉鬚是直或捲曲去分辨,捲曲的龍鬚口感較老。
龍鬚菜性屬涼,最好用麻油與薑爆炒一下。煮食前,先將龍鬚菜泡水洗淨,去老梗,折小段,熱鍋倒點麻油,放薑絲,倒入龍鬚菜翻炒,蓋上鍋蓋燜一下,撒鹽即可起鍋,喜辣者可加點辣椒。也可與素料一起拌炒,不過,素料應先下鍋,炒熟後再放入龍鬚菜快炒二分鐘,起鍋裝盤。
夏季龍鬚菜涼拌健脾開胃,還能去風邪,咽乾、多痰、喉痛者更適合吃。鍋入水燒滾,倒入龍鬚菜,汆燙二分鐘(老一點要三分鐘),起鍋裝盤(也可先過冰水),切點薑絲或香草,撒點鹽,淋上橄欖油,即可上桌。
小叮嚀:
龍鬚菜不耐擺放,容易老化,要趁鮮食用。
老一點的龍鬚菜須煮久一點,以免像老牛吃草,但也不宜煮太久,否則會變色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