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松鼠人很親近,即使遊客近身餵食,也不會嚇跑松鼠。圖/蕭士塔
文/蕭士塔
松鼠長相討喜,模樣可愛,牠們被人類從山林遷移到都市,以公園、校園、古蹟園區為家,棲息在樹洞中,已成為民眾心目中的「公共寵物」,親近度僅次於狗貓。
松鼠尋找食物時多半貼在地上,鼻子挨著地面一邊走著一邊來回嗅著,城市中的公園或景點,遊客眾多,食物充足,較之市郊公園或林地少人餵食,松鼠必須自力更生,都市公園可食用的食物及垃圾不虞匱乏,討生活比在山林容易多了。
松鼠早在農業時代就被當寵物養,山區居民用一般的捕鼠籠,以水果為餌,置於松鼠常出沒的地點,很快即可捕到(松鼠比老鼠更容易上當),捕捉後賣到平地,裝在轉籠中販賣,不少夜市都可看到賣松鼠的小販。
養在轉籠中的松鼠,不斷跑步轉動圈籠,看起來非常逗趣,令人誤以為松鼠很有表演天分,其實那是松鼠害怕想逃跑,卻怎麼跑都跑不到終點,導致松鼠的精神狀態長期處於壓迫中,食欲不佳,身體逐漸衰弱,通常不到一個月即會死亡。
這種不人道的飼養方式雖然沒觸犯動保法,卻受到虐待動物的質疑,許多飼主不忍松鼠每天關在籠子打轉,就放生到公園,也有飼主以為松鼠可以當兔子養,就放出籠子,結果牠卻是頭也不回的逃跑了,開始當起都市遊俠。
如今,常見許多民眾帶著土司或乾糧,在樹下等待松鼠來取食。牠們遇到喜歡的食物就用前爪搆取,然後捧著吃——在地面上的松鼠就坐著吃,在樹幹上就倒吊著身體吃,捧食翹尾的靈精模樣,惹人憐愛。雖然政府動保防疫單位一直呼籲不要餵食野生動物,但民眾似乎很難將可愛的松鼠和「野生」聯想在一起!(台灣動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