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伊朗系列六 寂靜雙塔 男女有別 李啟華 |2014.11.22 語音朗讀 40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也男女有別,圖為男性天葬台。圖/李啟華 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也男女有別,圖為女性天葬台。圖/李啟華 老先生牽著一隻小驢子過來兜生意。圖/李啟華 漫遊伊朗系列六 寂靜雙塔 男女有別 文與圖/李啟華 在亞茲德鎮南郊,有兩座現存最完整的寂靜塔遺跡。 當遊覽車到達山下廣場時,一位年約七十歲的老先生牽著一隻小驢子過來兜生意,問我們可有人要騎驢子上塔去瞧瞧?有人給他幾個銅板,卻沒人想騎驢子爬上山丘。 兩座塔相距約兩百公尺,分立在路的兩旁,山腳下是一幢幢被棄置的泥磚空屋。據說,在六十年前,這裡是一個村落,有不少人居住於此。 這個村落在一百三十年前,是由一個印度人聚集了亞斯教教徒集資興建的。目前,只剩下廢墟,比較特別的是一座有著半圓形頂蓋的坎兒井,兩旁各立著一個風塔,坎兒井裡的水很乾淨,口渴了,可以生飲呢! 在廣場上仰望寂靜塔,高度大約五十公尺高,但蜿蜒上山的小徑相當陡直,在烈日下往上走想必相當吃力。然而,還是有人不怕累,奮力爬上山丘想看個究竟。 這兩座山丘,是從前拜火教的天葬台,當時的習俗是:人死後,屍體被抬到山丘上中央凹陷的圓形淺坑裡,由兀鷹飛來把死者的屍肉啄食一空,屍骨則經過日曬風乾之後,由家屬領回收好。 從前拜火教教徒採行天葬,是因為他們深信:大自然是由土地、空氣、水、火四元素所組成,人死後,不可土葬,否則將汙染土地,也不能火葬,以免汙染空氣。天葬是由兀鷹吃掉屍肉,比較可保持大地的純淨。 寂靜之塔內側有一堵矮牆,是祭司藏身之處——他躲在矮牆邊靜觀兀鷹啄屍,如果這隻大鳥先啄死者的右眼,則死者的靈魂可以升上天堂,若是先啄左眼,則他的靈魂就會下地獄。祭司觀察之後,會用手勢告知在山丘下等候的家屬。 天葬儀式不像一般的葬禮,他們沒有敲鑼打鼓的葬儀隊,也不見家屬哭哭啼啼的場面,只在一座山丘上安安靜靜的進行,所以才被稱做「寂靜之塔」。 亞茲德一帶,是伊朗拜火教徒最多的地方,在南郊的這兩座天葬台,雖相比鄰,中間卻隔著一條大馬路,左邊較高的這座是男性教徒往生天葬之處,右邊較低的圓塔頂山丘,是女性往生的天葬台。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處也男女有別。 現今,住在亞茲德的拜火教徒,往生已不再採行天葬,改採土葬。這兩座天葬台和山丘下那些泥磚空屋,成了來伊朗旅遊觀光客的參觀景點。 前一篇文章 海闊天空 漫遊伊朗系列五 伊朗最美城市 伊斯法罕 下一篇文章 旅遊大小事 部落十大祕境 歡迎回家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觀音區賞蓮趣味多 【海闊天空】花貓桶嶼小旅行 海上旅館 包辦各式遊趣母女郵輪旅遊 增廣見聞情趣多回程走南迴重遊舊地 作者其他文章印象旅人 菁埔貓世界海闊天空 爬進甘果洞海闊天空 國王湖 美極了!漫遊伊朗系列八 坎多凡奇石區漫遊伊朗系列七 蘇西塔水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