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伊朗系列六 寂靜雙塔 男女有別 李啟華 |2014.11.22 語音朗讀 41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也男女有別,圖為男性天葬台。圖/李啟華 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也男女有別,圖為女性天葬台。圖/李啟華 老先生牽著一隻小驢子過來兜生意。圖/李啟華 漫遊伊朗系列六 寂靜雙塔 男女有別 文與圖/李啟華 在亞茲德鎮南郊,有兩座現存最完整的寂靜塔遺跡。 當遊覽車到達山下廣場時,一位年約七十歲的老先生牽著一隻小驢子過來兜生意,問我們可有人要騎驢子上塔去瞧瞧?有人給他幾個銅板,卻沒人想騎驢子爬上山丘。 兩座塔相距約兩百公尺,分立在路的兩旁,山腳下是一幢幢被棄置的泥磚空屋。據說,在六十年前,這裡是一個村落,有不少人居住於此。 這個村落在一百三十年前,是由一個印度人聚集了亞斯教教徒集資興建的。目前,只剩下廢墟,比較特別的是一座有著半圓形頂蓋的坎兒井,兩旁各立著一個風塔,坎兒井裡的水很乾淨,口渴了,可以生飲呢! 在廣場上仰望寂靜塔,高度大約五十公尺高,但蜿蜒上山的小徑相當陡直,在烈日下往上走想必相當吃力。然而,還是有人不怕累,奮力爬上山丘想看個究竟。 這兩座山丘,是從前拜火教的天葬台,當時的習俗是:人死後,屍體被抬到山丘上中央凹陷的圓形淺坑裡,由兀鷹飛來把死者的屍肉啄食一空,屍骨則經過日曬風乾之後,由家屬領回收好。 從前拜火教教徒採行天葬,是因為他們深信:大自然是由土地、空氣、水、火四元素所組成,人死後,不可土葬,否則將汙染土地,也不能火葬,以免汙染空氣。天葬是由兀鷹吃掉屍肉,比較可保持大地的純淨。 寂靜之塔內側有一堵矮牆,是祭司藏身之處——他躲在矮牆邊靜觀兀鷹啄屍,如果這隻大鳥先啄死者的右眼,則死者的靈魂可以升上天堂,若是先啄左眼,則他的靈魂就會下地獄。祭司觀察之後,會用手勢告知在山丘下等候的家屬。 天葬儀式不像一般的葬禮,他們沒有敲鑼打鼓的葬儀隊,也不見家屬哭哭啼啼的場面,只在一座山丘上安安靜靜的進行,所以才被稱做「寂靜之塔」。 亞茲德一帶,是伊朗拜火教徒最多的地方,在南郊的這兩座天葬台,雖相比鄰,中間卻隔著一條大馬路,左邊較高的這座是男性教徒往生天葬之處,右邊較低的圓塔頂山丘,是女性往生的天葬台。拜火教信徒,生前男女授受不親,死後天葬處也男女有別。 現今,住在亞茲德的拜火教徒,往生已不再採行天葬,改採土葬。這兩座天葬台和山丘下那些泥磚空屋,成了來伊朗旅遊觀光客的參觀景點。 前一篇文章 海闊天空 漫遊伊朗系列五 伊朗最美城市 伊斯法罕 下一篇文章 旅遊大小事 部落十大祕境 歡迎回家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4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泰國朝聖❷】 芭達雅真理聖殿【泰國朝聖❶】 暹羅古城76府【印象旅人】翠峰山屋 山毛櫸為芳鄰太平山避暑賞冬皆宜 【印象旅人】 木曾五木護樹典故 作者其他文章印象旅人 菁埔貓世界海闊天空 爬進甘果洞海闊天空 國王湖 美極了!漫遊伊朗系列八 坎多凡奇石區漫遊伊朗系列七 蘇西塔水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