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將事先榨好的香蕉汁液倒入電池裝備中,準備進行發電。圖/林巧璉
【本報屏東訊】香蕉也能發電!位於屏東縣九如鄉的香蕉研究所與逢甲大學團隊研究,歷經1年半、花費200萬元,研發出用香蕉汁液發電的新綠色能源,每1度電的發電成本約5.4元,介於傳統電力和太陽能發電中間。香蕉研究所今天舉辦「香蕉汁液發電點燈儀式」,成功用香蕉汁液點亮3盞大型LED燈和應景的聖誕樹。
「剛開始進行香蕉研究,本來是想要將種植香蕉的技巧量化,卻意外發現香蕉枝幹的成分是很好的生質能源,替原本只能當成農作廢棄物的香蕉樹幹找第2春。」逢甲大學資電學院院長黃思倫指出,研究團隊意外發現香蕉樹幹的物質可當成替代能源,剛開始研究人員將金屬板和電線直接接在枝幹上,後來發現電量有限,乾脆直接將枝幹放進榨汁機裡,取得大量香蕉汁液,再將汁液倒進電池裝備,提供穩定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