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立法院在去年底通過「反體罰條款」,明文規範體罰的不當性,以藉此杜絕學生因體罰所造成的身心傷害。為落實「校園零體罰」目標,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昨天宣布將透過宣導教育、培訓種子教師等五大策略的推動,來協助各縣市及學校建立老師對學生正確的管教模式,讓體罰和校園說拜拜。
訓育委員會表示,教育部已經根據體罰現況與成因規劃「校園零體罰工作計畫」,並研擬五大策略來循序漸進落實零體罰政策,策略面向涵蓋「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師體罰學生事件的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五大主軸。
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訓委會現階段正計畫培訓各縣市教育局督學與國中小種子教師,並實施「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希望透過教師職前教育與在職進修研習等方式,來提升第一線教師的輔導管教策略與班級經營的知能。
此外,給予教師支持資源也是五大策略重點之一,訓委會除了研議設立教師諮商輔導的諮詢專線外,未來也將結合「國小班級學生人數調降方案」等教育政策來降低教師負擔、提升專業輔導人力。而針對各界所關心的體罰事件處置方式,訓委會表示將研擬教師體罰學生事件的通報流程、修訂「公立高中以下學校成績考核辦法」,藉此加強零體罰政策的宣導。
為了避免教師在管教學生時感到無所適從,訓委會並指出將彙整教師管教的有效方法與範例,製成光碟發送給中小學教師,協助教師用對的方式管教學生,讓零體罰的願景可以實現於各個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