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宮委請紙雕老師傅,製作百尊兵將守護王船醮事。圖/周宗禎
【本報台南訊】三年一科的西港慶安宮「刈香」緊鑼密鼓展開,第七十八科王船龍骨(寶、舟參)與護醮兵將昨天亮相,老師傅製作的兵將雖是紙糊,作工精細毫不含糊,重頭戲的請寶(舟參亦即王船龍骨)將在二十九日舉行,當晚將有陣頭、宮廟和神轎遶境五角頭,廟方歡迎信眾前來見證「台灣第一香」最傳統的宗教活動。
西港慶安宮總幹事方一峰指出,請寶的意義,除了王船龍骨開光點眼之外,更是為了恭請鑒造王船的天神及天兵天將,奉旨降臨進行王船建造。寶的長度每科不一樣,乙未香科是九尺六吋八,是奉王爺指示在今年九月在溪埔寮的大榕樹取裁。
請寶將於二十九日晚上六時從慶安宮出發,神轎、陣頭遶境五角頭到達曾文溪畔王船昇化地,廟方依古禮,同時禮聘首席道長陳槐中依古禮科儀請寶,是香科主要法事祭儀,場面莊嚴隆重。
西港慶安宮總務組長謝武昌說,三年一科、持續兩百多年的香科王醮列入國家重要民俗,因保存了台灣最完整的「王醮科儀」,每三年一次的香科宗教活動贏得「台灣第一香」美稱。慶安宮以肩負宗教文化重任自豪,每屆科儀都慎重舉辦,明年農曆四月中旬隆重舉行的乙未香科為第七十八科,王船編號為第六十五號。
慶安宮管理委員會、董事會,邀請並歡迎所有善信大德,屆時共襄盛舉參加九十六村庄的「台灣第一香」盛況,看熱鬧之餘,同時拜千歲爺、祈求平安,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