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台首列輕軌列車在高雄市亮相,並上線測試時,許多民眾擠滿站區「朝聖」,看了這一幕,我並沒有太大的喜悅,反而多一分憂慮。
當中國大陸已有研發製造地鐵車輛的生產能力,甚至承攬包括法國及歐美等國家的軌道交通裝備整車訂單時,台灣的輕軌工程卻只能對外招標,無力國產。
《新浪財經網》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交通局(MBTA)上月向「中國北車」採購二百八十四輛地鐵車輛,裝備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這是中國大陸軌道交通裝備企業,這次擊敗日、韓等對手,首次登陸美國。
大陸軌道交通裝備外銷,何嘗不是給台灣基礎工業技術帶來一項警訊?我們從過去的領先,到如今被對岸後來居上?
大陸足以對其他國家輸出高端交通裝備,不僅顯示其工業研發的進步和突破,也呼應了中國大陸近年來意識到攸關國家經濟成長與國家資安命脈的產業,必須擺脫對國外核心技術的依賴,而必須自給自主的決心。
所以我們忍不住想問,為何我國政府有潛艦國造的自主決心,卻沒有國造輕軌列車的雄心呢? 魏世昌(宜蘭市/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