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藝獎得主陳甲上老師與他以南投採茶為題材的畫作。
圖/呂若瑀
【特約記者呂若瑀高雄報導】甫獲二○一四高雄文藝獎殊榮的田園畫家陳甲上,出身農家,擅長以農村風光為創作題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教授李焜培推崇他的畫風無華,甚至有苦潛的調調,被喻為「台灣米勒」。
陳甲上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台南縣官田鄉農家,念台東初中時第一次看到同學帶的水彩,拿來畫畫感覺很好玩,卻沒錢可買;一九五○年考上台東師範學校,他存了三個月零用金,買了生平第一盒水彩,臨摩日本圖畫課本,當時美術老師王育仁師承大陸北京大學徐悲鴻,看到陳甲上第一張畫作,「水分、色調控制很好,以後在水彩畫界會有成就」;老師這句話激勵陳甲上六十多年來創作不輟。
陳甲上跟著王老師出外寫生,在啟蒙老師的指導下,激發強勁創作力,畫作入選全省學生美展;一九五三年台東師範畢業,教書之餘仍創作不斷,二十八歲接任台東太麻里鄉大王國小校長,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校長。
校長行政工作多,沒時間畫畫,創作幾乎中斷,後來他辭去當了八年的校長職務,到台東卑南國中擔任美術老師,如魚得水,悠遊於創作樂趣中,作育英才更是一大樂事,帶領學生獲全台國中學生寫生比賽冠軍,他說,這是他辭去校長後「最大榮耀、最大安慰」。
陳甲上四十八歲退休,遷居當時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高雄,努力當一個耕耘畫壇的園丁,培育學生無數,創辦高雄水彩畫會,積極推廣國內外藝術活動,促進國際水彩交流,將台灣水彩畫推上國際舞台。
作品國內外獲獎無數,他與日本大阪現代美術協會結緣深遠,二○○四年獲選亞細亞水彩畫聯盟主席。
一九九四年佛光大學籌辦時,陳甲上捐畫義賣興學,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台中東海道場頒發感謝狀,他在二○○六年皈依星雲大師,法名「自澄」;贈畫給佛光山、捐畫義賣協助興建南屏別院。
陳甲上喜歡四處旅遊寫生,題材隨著視野拓展,即使已八十二歲,依舊每周三天教學生,他以大地為師,自喻是「農夫」,「農夫真正腳踏實地,播下藝術種子,永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