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生使用語言多元,口頭報告時常把網路「鄉民用語」掛在嘴邊,例如「港覺」(感覺)、衝一發(拚了)、超正der(超正的)。學者認為,網路創造新興語言無法預防,語言是活的,有創意的作家甚至能馴服語言,締造佳作。
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學生楊宗翰表示,大學生愛用網路鄉民流行用語,很多女生自稱「姐」,甚至連上台報告,就直接把「衝一發」掛在嘴邊,老師常聽不懂,直問「衝一發」是什麼意思。
一位南部高中教師問學生,為何沒寫作業,學生竟回答「BJ4」(不解釋),讓這位老師啼笑皆非。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王年双說,網路創造新興語言無法預防,久了還會變成日常語言。例如「屁孩」,剛造出來時,覺得新鮮,用久了,詞典可能會收錄。
花蓮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須文蔚表示,語言是源源活水,一直變異,有創意的作家就有能力馴服語言。以網路語言來說,有人可用火星文做很棒的詩,還得文學獎,痞子蔡、九把刀都是擅長運用網路語言的作家。
不少網路語言是源自電腦打字的誤用或簡化,輸入法選字雖方便,但字沒選好,就可能出現:遇到色狼要「抱緊」(報警)、你腋下(意下)如何等同音異字笑話。
台南市成功大學陳姓學生坦言,電腦會記錄常用字,若平常聊天懶得選字,之後再打,就會自動跑出這些錯字,等到真的要認真寫報告時,就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