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雲 文/依來法師 |2014.11.16 語音朗讀 19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師德高如山巍巍乎! 願深似海浩浩乎! 歷史選擇了他, 他也創造了歷史。圖/人間社 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 大師德高如山巍巍乎! 願深似海浩浩乎! 歷史選擇了他, 他也創造了歷史。圖/人間社 文/依來法師 大師德高如山巍巍乎! 願深似海浩浩乎! 歷史選擇了他, 他也創造了歷史。 人的一期生命有限,但是廣度及深度卻可以無窮無盡。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把自己奉獻給佛教,他的生命早已融入佛法的真如理體裡,隨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不但成為無數苦難眾生得度的慈航,同時成就自己廣博浩瀚的一生。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他「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慈心悲願! 記得有一次,大師與育幼院小朋友話家常,孩子們問大師:「師公,您為什麼要蓋育幼院?」一句話勾起大師兒時的回憶。「小時候戰火四起,到處動盪不安,無法過正常生活,也無法受教育,更不用說有溫馨的家庭生活了。」童年因兵荒馬亂、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因此大師一心想給失怙無依的孩子一個溫馨的家,讓大家活得快樂,活出尊嚴,因為他說:「人活著要有尊嚴,要有慈悲愛心,生命才有價值。」 慈悲是度眾泉源 「慈悲」是大師度眾不倦的泉源,因為慈悲,所以才來人間;因為慈悲,所以發願弘揚人間佛教。大師的慈悲如冬陽般,溫暖了眾生的心,在《佛光祈願文》裡,他代替眾生向佛陀訴願、祈求,一句句「慈悲偉大的佛陀」,讓多少人心中的委屈與苦痛,都在祈願的當下,得到了紓發與理解,獲得心靈上的慰藉與光明。尤其每當各地發生災難,大師總在第一時間,為罹難、受災者祈願祝禱,安定人心。 其實,大師出家逾一甲子以來,每天都在虔誠「祈願」,如他說:「我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跪在佛堂裡,向佛陀及觀世音菩薩祈求。」大師的悲心願力,正是來自他對佛陀的虔誠信仰,以及對佛法的深刻體悟。 大師十二歲出家,在佛門裡接受叢林教育,扎下堅實的佛學根基。尤其生逢戰亂,在大時代的淬鍊、以及叢林教育「以無理對有理,以無情對有情」的嚴苛磨練下,造就出堅忍不拔的弘法毅力,以及悲愍眾生的慈悲性格,同時養成「以教為命,以眾為我」的宗教情操,這些都決定了大師後來的成就。 受苦轉化為悲願 大師一生,可以說歷經無數的艱難困苦,由於他善於轉化,總是把自己受過的苦,轉化為度眾的悲願,成為弘法的增上緣。例如從小經常忍受「饑餓」之苦,因此創建普門寺時,發願「普門大開」,讓來者都有飯吃;「給人吃飽」因此成為建寺目的之一,也是人間佛教重要的度眾法門,甚至由於大師經常親自煮麵給信徒吃,因而促成「一碗麵煮出一個佛光山」的佳話。 此外,大師一生信守承諾,從不退票;由於大師重然諾,因此「一諾千金上棲霞」,也才有了今日的「人間佛教」。他一生最大的願心,就是「弘法利生、興隆佛教」,因此創建佛光山僧團,繼而成立佛光會教團;他力倡「男女平權、僧信平等」,不但大大提升女眾在僧團的地位,也讓在家信眾共同肩負起弘法任務,開啟了佛教弘化史上的新紀元。 大師平時力促「宗教融和」,希望透過宗教慈悲與博愛的精神,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近年來積極推動「三好」、「四給」,期能創造「五和」的人間淨土。 大師一生如他自述詩云:「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平生何心得?佛光普照五大洲。」由大陸渡海到台灣,再從台灣的宜蘭小鎮,把佛法弘化到全球,所謂「佛化全球,淨化人心」,這是大師畢生的目標,也是大師浩瀚一生的最佳寫照。 前一篇文章 佛陀的侍者─香燈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如何每日一善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公益感恩的真義《貧僧有話要說》(三十八說) 我對生死的看法慈悲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