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侍者─香燈

 |2014.11.16
6350觀看次
字級
永光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慧融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永範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妙綱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佛陀的侍者─香燈」,由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主持。

「如果佛陀還在世,你會如何當佛陀的侍者?」永光法師一開始就拋出問題,讓聽眾仔細思惟。

香燈是負責殿堂的維護與照顧,如焚香、燃燈、香花燈燭果等供養,以及叢林鐘板時序的管理。佛門生活作息皆以板聲為憑,僧眾才能安心辦道與諸佛菩薩接心。因此香燈又被稱為佛陀的侍者,必須具備耐煩、慈悲、心細等特質。

培養供養心

富有「王牌香燈侍者」之稱的慧融法師表示,會承擔起水陸內壇的香燈工作,是在偶然機緣下,聽說澳洲要舉辦水陸法會,便主動提起有意同去,因此成就擔任香燈工作的因緣。

要當一名稱職的香燈師,必須把殿堂裡的香、燈照顧好。在佛前上香,三炷香要插直不容易,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此外也要拿捏好熱爐的時機點,讓和尚在獻香時,能夠香煙裊裊、焚起衝天。

佛門打板、打供、打皈依,擺設拜墊、法器等,都是香燈的工作。打供,有時小沙彌調皮,私下比賽誰唱得速度快,慧融法師會告誡沙彌,打供是請諸佛吃飯,要有虔誠供養心。因此香燈應從中培養虔誠心、供養心和責任心,並以此利益大眾。

人人皆佛陀侍者

永範法師談起,在別分院有共修、早晚課誦、法會等活動,也因此常接觸香燈的工作。一九八七年分派到普賢寺當職負責法務,他把佛事當成弘法度眾的工具,利用香別空檔時間,向家屬開示佛法,讓往生者的家人有得度因緣。他指出,當佛陀的侍者要行佛,以佛法來度眾,接引更多人學佛。

「香燈最高境界就是水陸法會。」永範法師說,內壇香燈工作雖很繁瑣,但也深刻感受法會的莊嚴及信徒的攝受。香燈不只侷限在供品、法會的前置作業,信徒的接待也很重要。即使不是香燈師,只要能用心招呼大眾,富含慈悲心、包容心,每個人都可以是佛陀的侍者。

從經典談香燈

「香燈最早的語源,是焚香與燃燈。」妙綱法師提出,在佛教殿堂內,香、燈兩樣東西不能少,道場需要侍者為佛陀工作,因此稱為「香燈侍者」,出家眾則稱為「香燈師」。他考據釋惠洪之詩「一室香燈夢寢餘」及謝仿得《源豐道院祠堂記》:「朔望有齋饌,晨夕有香燈,如世大夫之奉家廟。」香燈最初之意是指家庭的慎終追遠,直到漢武帝後,方演變為供奉佛菩薩之儀軌。

在佛教經典中,不論是六供養或十供養,都不離香供養和燈供養。香,代表清淨的戒德,三支香則代表佛法僧、戒定慧和聞思修,最重要的則是戒定真香。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若能秉持虔誠的「一瓣心香」,如同焚香拜佛。

會談的尾聲,永光法師帶領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及近五百位聽眾合唱星雲大師作詞的〈十修歌〉,在嘹亮的歌聲中,共同唱出待人處事的典範與真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