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廣才
很久以前,一群遊牧獵人從亞洲跨過結冰的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廣大的草原、豐沛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數不清的野獸……讓他們留了下來,逐漸繁衍,建立的部落超過五百個,散佈在北美大陸。後來白人來到北美,把他們叫作「印第安人」或「紅人」。
從此,紅人災難來臨。在白人壓迫下,他們不斷往西遷,一直退到太平洋岸。一八五四年美國政府的印第安事務長史蒂芬斯巡視各部落,提出向部落購買土地,將紅人遷入「保留區」的計畫。白人官員在一月十日和當時最有聲望的西雅圖酋長會談,向他提出購買土地的要求。
西雅圖酋長向來堅持和平,他知道打不過白人,聽完白人官員的提議,在官員催促下,緩緩站起來,用手指著天空說:「你們怎麼能夠買天?我們怎麼能夠賣地?我們又怎麼能夠買賣大地?每一根松針、每一片海岸、每一塊草地、每隻蟲鳴,都是我們綿延不盡的記憶和過往。
你們聽到流水的聲音嗎?我們相信河是神聖的。……渴了,它消解我們渴與餓,載著我們的獨木舟四處奔流。它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相信大地是母親,花朵是姐妹,鹿、馬、老鷹……是兄弟。
但白人來了,槍口下成千上萬的野牛死去,屍骨在陽光下潰爛。利斧下,一棵棵大樹倒下,森林、野馬、老鷹到哪裡去了?當母親、兄弟、姐妹都不見了,我們就成了大地的孤兒。
當你們問我,可否把土地賣給白人?我們的人民無法理解,他們吶喊:『白人究竟要買什麼?天空、大地不屬於我們,我們又如何賣給你們?我們不相信,憑著薄薄的一紙契約,當野牛全死光,你們還能把牠們買回來嗎?』今天,如果我們把土地交給你們,請記住,大地是神聖的!一被消滅殆盡,只留下他們的空谷回音。」
西雅圖酋長是史闊密希族(Suquamish)的領袖,他們原居住在美國西北部太平洋峽口一帶。一七九二年美國航海家溫哥華船長駕著「發現號」帆船來到此地測繪海岸線,第一次和白人接觸。一八五一年白人在此建立殖民地,隔年為了表示友好,以酋長名字命名,即是今天的西雅圖市。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本文摘自《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