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淑芬
大伯住院了,距離上次發病時,已有一年多了。
當大伯紅著眼眶告訴我們,已是肺腺癌第四期,並擴散至肝及骨骼時,對老公而言,無疑是投下一顆難以承受的炸彈,因為公公也在二年前因肺腺癌往生。
在老公的建議及陪同下,大伯開始了長期治療,服用標靶藥並每天做規律運動。幾個月下來,大伯的身體逐漸好轉,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每天都有不同的行程,會做花生糖、芝麻糖、牛軋餅,也會煮冬瓜茶,還加入不老棒球隊擔任投手,生活過得多采多姿。
但好景不常,在今年六月的例行檢查中,發現肝腫瘤有些許變化,標靶藥也出現抗藥性,不能再繼續服用。大伯的身體日漸虛弱,每天都躺在床上或地板上休息,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醫生檢查後說是鈉不足所引起。
之後,大伯的病情每況愈下,嚴重的便祕更讓大伯疼痛不已,這期間,老公不時陪伴在大伯身旁並安慰他。不久,在老公的協助幫忙下,大伯轉入安寧病房,接受安寧療護。
大伯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住院期間,老公只要不上班,就到醫院陪他念佛、誦經。在安寧病房八天後,病情轉劇,回天乏術,在佛號及家人的相伴下,回到家中,平靜地走完一生。
治喪期間,老公忙裡忙外,一手包辦大伯的身後事,來弔唁的堂、表兄弟們,不約而同對老公說:「大哥有你這個兄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