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國外許多大學有所謂「師徒制」,由指導老師規畫修課與學習歷程;台大的出發點是好的,過去常有學生選完課就後悔,但已來不及加退選,若先有職涯規畫,對學習較有幫助。
黃雯玲表示,國外大學的「師徒制」,學生只能遵守老師的規畫與決定,幾乎從頭管到尾。現在大學生和老師沒有太多互動,教育部也希望加強導師功能。
她說,校方做法若造成學生反彈,應主動和學生溝通,教育部尊重學校。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表示,過去在美國念研究所時,學校就要求學生須和老師討論,因研究所老師負責學生的論文方向,因此,要求學生選課須先與指導老師討論,但大學部完全不需要。
對於台大做法,台灣師範大學主祕林安邦表示,近年為讓學生選有興趣的課,還刻意縮減必修時數,他認為,大學生已成年,應給予更多自主空間。
清華大學則表示,贊同台大關心學生,否則「大學生選課都不會規畫了,如何規畫自己人生?」但可採更彈性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