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綠島鄉公所為了將綠島在地文化保存下來,特別邀請專家整理記述綠島鄉的大事記,花八年時間,將舊鄉誌進行修訂,鄉親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綠島第一本鄉誌,昨天在縣府文化處發表重新修訂、六十六萬餘字的鄉誌,許多地方耆老特地前來支持。
綠島鄉曾在民國七十五年時,花費五年時間,製作出總共八個章節的綠島鄉誌,但隨著綠島開放觀光以來,各項基礎建設及人文風情,快速發展;八年前,當時的綠島鄉長陳進文,委託東台灣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再次重啟編撰鄉誌工作,昨天終於問世。
綠島鄉長李數奼表示,專家學者以舊鄉誌為基礎,透過訪問耆老將綠島的地方大小事,進行記述,包含大事記、地理、開發、地名、行政、經濟、建設、教育、文化、社會、監獄、觀光、族譜、人物等歷史與現狀,編目分類、層次清晰、圖文表照等,共有上、中、下三部,共六十六萬餘字。
「地方的大小事應該流傳下去」李數奼說,由於綠島近年的發展快速,許多年輕一代的小孩,對於綠島的各種事務並不了解,連帶對土地的感情也淡了不少,目前鄉誌正在進行印刷工作,將在十二月初印發給每戶綠島鄉民,讓屬於這塊土地的詳細記事,能一代傳一代。
鄉民鄭銘顯說,看到鄉誌裡有許多人都不曉得的人、事、物,簡直是綠島鄉的維基百科,未來鄉誌到手後,會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