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傳統植牙需先進行翻瓣手術,相當疼痛,造成多數缺牙患者不敢植牙,醫師指出,植牙黃金期是缺牙後半年到一年,如果拖太久,不僅牙床骨質會不斷流失,漸漸地也可能導致臉部一邊大一邊小,影響外觀。
開業牙醫師陳忠明表示,根據臨床經驗,缺牙患者不植牙的原因中,有五成是因害怕疼痛,及打麻藥後的不適感;但醫師表示,現在的植牙技術已經能做到微創,甚至不用上麻藥,只要三十分鐘就可完成。
他說,傳統植牙須先進行H型翻瓣手術,以看清整個牙床骨骼,才植入人工牙根,由於傷口大,需要麻醉,植入人工牙根後還須先縫合,二到三個月腫脹消退、傷口恢復再鎖上基座,手術時間需要一個半小時,術後的腫脹難耐,更是令人難受;而新式植牙是透過水光氣化,直接在牙齦上氣化出一個孔,然後馬上鎖上人工牙根,當天可馬上裝上臨時假牙,整個手術約僅三十分鐘,不過醫師強調,由於沒有翻瓣,因此植牙前的X光定位,以及牙床骨骼需做徹底了解,這就考驗了醫師的經驗與技術。
醫師指出,缺牙太久會導致其他牙齒傾斜,進而影響臉部外觀,可能造成兩邊臉一大一小,或是歪歪的;他說,人的牙床就像大地一般,牙齒就像樹木,牙齒掉了,就像大地失去樹木,骨質會不斷流失,牙床嚴重萎縮,厚度不足,就無法進行植牙,需選擇其他治療方法,他建議,缺牙最好在半年到一年內植牙,植牙後骨質就不會繼續流失,臉也就不會歪斜了。
此外骨骼發育不全的青少年、孕婦、不受控制的糖尿病患、洗腎患者、愛滋病患、牙周病者、嚴重骨鬆症者,也不適合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