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圓對人民幣匯率大幅挫跌讓中國大陸境內的若干日本企業焦頭爛額,迫使他們必須重新思考在中國的業務定位與經營策略。
日圓的貶值開始於兩年前,近幾個月的貶值速度有加快趨勢,日圓對人民幣匯率三年來累計下跌超過百分之三十。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受日圓匯率下降衝擊最大的是那些以人民幣支付工資和運營成本,但將產品和服務回銷日本,賺取的是日圓計價營收的企業。
不僅如此,中國勞動力成本過去五年來幾近倍增,薪資急速攀升更加劇了匯兌因素的衝擊。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北京製造業工人今年的平均月薪已從二○○九年的二百八十八美元升至五百二十二美元。
總部位於東京、在大連設有子公司的外包服務供應商Recomm公司財務長川端說,客戶不會僅僅因為中國業務成本增加就接受漲價。
日圓貶值的影響明顯反映在上周公布的日本貿易數據上,在截至九月底上半會計年度中,日本自中國的進口僅比前一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八,是兩年來的最低增速。
其中,電視機以及視聽設備的進口減少百分之五,這類產品通常是由日本生產商在中國組裝後回銷日本國內,而智慧手機和其他通訊設備的進口也下滑百分之九。
匯率衝擊在大連反映的最為具體,大連因為和日本的距離較近,而且有大量教育程度高、會說日語的勞工,當地的日本企業多達一千八百家,占中國境內日企總數的近百分之八。
此外,許多後勤服務運營商和其他技術支援企業近年來相繼湧入大連,他們的營收同樣也以日圓計價。比起在上海和內地城市設廠、並以大陸市場為銷售對象的日本企業,這兩類日企對於日圓走軟也更為敏感。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駐大連辦事處負責人荒畑說,自今年春季以來,該機構接到的關閉業務申請明顯增多,顯示大連的日本企業已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