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志/高雄市橋頭區橋頭國中二年八班
「重男輕女」是自古以來中國人根深柢固的舊觀念,許多女性在長輩這樣的觀念下,才華被埋沒了,能力被忽略了,雖然西風東漸後,社會型態改變,漸漸有了不同的觀點,但不可否認的,多數的老一輩仍跳脫不開重男輕女觀念的迷思。
數十年前,媽媽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生活並不富裕。當時一般人生了女兒,有人會以「賠錢貨」來稱呼,所以女孩子是不得寵的,因為「養兒防老」的觀念仍舊存在,唯有兒子才是一輩子的依靠,女兒呢?嫁出去就如同潑出去的水,是不能保障父母未來的。
當媽媽喃喃訴說著她的成長過程時,我不禁問她,是不是有被冷落的感覺。「沒有!你阿公和阿媽是一視同仁。」媽媽回憶起,小時候和阿媽去拜訪一位親戚,那位親戚看見媽媽,就告訴阿媽:「女生會讀書有什麼用?遲早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阿媽卻只淡淡回了一句:「男生、女生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寶貝。」媽媽說,她當時聽在耳裡,暖在心裡,從此更認真讀書,因為她要證明:女孩子只要努力,也可以走出一片天。
我知道媽媽有很多女同學都因為「犧牲女兒,成就兒子」的偏差觀念,無法順利升學,而媽媽幸運地在觀念健康的家庭中成長。
突然間,我對阿公和阿媽充滿了感激,如果不是他們在困厄的環境中咬牙刻苦,含辛茹苦栽培孩子,如果不是他們用心善待每一位子女,讓媽媽平等接受教育,今天的我怎麼能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到正確的處世觀念及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
謝謝阿公、阿媽當年對子女教育的堅持,你們是媽媽的守護天使,也是我幸福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