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興車站外的老街(油畫) 圖/黃逸稜
文/黃逸稜
從鄭成功時期開始,台灣的樟腦就成為台灣與日本交易的主要產品之一。到了清朝,樟腦與蔗糖、茶葉被西方世界視為台灣三寶。除了阿里山地區,苗栗山區也生長著大片樟木林,是先民提煉樟腦的主要來源。而苗栗的挑材古道就是當時挑夫所走的路線。
先民將砍伐下來的樟木,沿著挑材古道運至十六份驛,也就是今日的勝興車站。勝興車站就位於挑材古道不遠處,當時車站被稱為十六份驛,是因為車站旁設有十六座蒸餾樟腦的腦社而來。提煉後的樟腦就由火車運下山。
在沒有塑膠的時代,樟腦可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呢!因為樟腦是提煉賽璐璐的原料,賽璐璐是一種可塑性佳、類似現今塑膠的物質,可以製作非常多的軍事用品。當然,我們常用在提振精神及防蚊的樟腦油,其來源也是樟腦。所以,樟腦是許多國家需要的重要物資。
當時居住在此的居民以客家人為主,還有原住民、漳州人和泉州人,不同族群的物資交流於十六份驛,因此挑材古道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挑材古道不僅是運送樟木的途徑,也是運送炭木、水果和其他物資的道路。大家把樟腦、物品和食物聚集於十六份驛,再由火車送至山下;而從都市運來的貨物也在十六份驛卸貨,挑夫以人力走挑材古道再運送至別處。
如今的勝興車站,因為舊山線停駛而失去以往的功能,但是起而代之的是觀光業的興起。每到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勝興車站也成為鐵道族的必訪景點,因為這裡可以搭乘蒸汽火車。走訪一次挑材古道與勝興車站,不僅可以緬懷過去的興盛,更可嘗到客家美食,是一趟懷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