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有個國際村

 |2007.01.27
696觀看次
字級

瀾滄江畔,名為湄公山莊、悠然台、夕陽閣的花園,透著一詩意人居的意境。這是生態學者致力維護的脆弱寶地。 

【本報訊】「竹類的故鄉」、「藥材的寶庫 」、「香料博物園」、「天然大花園」、「菌類大世界」及「植物王國」等等酘酘都是用來形容雲南生物的多樣性,在這樣一塊不可多得的綠色寶庫,必然以神秘的熱帶雨林吸引著全球植物和生態學家的目光。

也因此,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城瀾滄江老大橋以北的南岸山地,豎起了一塊寫著「國際村」的大牌子。二○○四年,德國生態學者馬優博士和妻子李旻果來到西雙版納定居,他們買下一公頃的土地,種植各種植物,進行研究。之後,來自多個國家的生態植物學者也慕名到了這裡,「國際村」的美名由此而來。

他們定居在瀾滄江畔,自發搭建了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開發的國際平台,不斷吸引國際熱心人士關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資源,往日單調的橡膠林變成了現在五彩繽紛的植物園。華蓋蔥鬱的望天樹、風情萬種的石斛、綠葉碩大的芭蕉叢……構成了典型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景觀。名為湄公山莊、悠然台、夕陽閣的花園,透著一種詩意人居的意境。

「為了西雙版納百萬熱帶雨林裏的綠色珍寶,我住定這兒了。」馬優以一個生態學家的敏銳觸覺感受到了這個古老植物王國的自然與人文魅力;也感受到了這塊土地日新月異的變化,國際航班讓西雙版納與世界加快了聯絡的速度。互聯網縮短了時空的距離,馬優和妻子在六年前買下了瀾滄江邊的十畝橡膠林,把它變成了今天的湄公山莊。

六年的時間過去了,在他們的帶動下,原瑞士駐中國大使館參贊哲若、妻子嚴慶昭和德國林業專家伍力博士、妻子田燕珍也來到了這裡,他們一起採集尋找各種植物種子,栽培、試種,在四十九畝綿延的國際村裏,六百多種植物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十分迷人。

走在三家園子裏,茗果隨手即可指出不同植物的名字,「那棵是小葉仙茅,可藥用;這棵是版納青梅……」

為了吸引國際世界關注本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目光,馬優和妻子李茗果還登記註冊了「天籽生物多樣性開發中心」。通過中心,他們邀請世界各國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士,關心、支援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保護與恢復。目前在丹麥和英國,已經有熱心公益的人加入保護雨林的團隊中來。

他們還與西雙版納部分山區村民簽訂了協定,由天籽中心提供資金,幫助村民們建造更好的房子和改善生活環境。村民還可以像以前那樣到森林去採集林下產品:草藥、蘑菇,拾柴禾,並出售產品來增加收入。「條件只有一個:不能砍伐森林。這些森林,分佈在海拔六百到一千兩百米的山腰上,靠近基諾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的山村。」他規定。

其實,馬優和李茗果早在註冊天籽中心以前,就開始了保護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行動計畫。至今,他們花錢從伐林種橡膠的村民手中買下了上百畝的土地使用權,作為保護區。在這些土地上,他們育種還林,教村民培育當地特產的花卉和草藥,以增加收入。

「西雙版納森林裡面蘊藏著一批巨大的、可供開發的、有價值的生物品種,有藥用的、油用的、園藝用的、食用的經濟生產植物,可是人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合理運用與保護的互動關係。」

馬優要確保這些有價值的物種能夠更好地、有效地保護、存留和引種下來,國際村每個月都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的來訪,每天都與世界就這塊生物多樣性的脆弱寶地交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