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水馬龍的羅斯福路,看到一小片的綠地。這是民國一百年(西元二○一一年),台北市政府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時,為美化市容,鼓勵市民或公家機關,將一些老舊、殘破屋舍拆除,改造成的綠色園地或小型公園,此即台北「美麗的力量」計畫。圖/中玄
文/中玄
在車水馬龍的羅斯福路,看到一小片的綠地。這是民國一百年(西元二○一一年),台北市政府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時,為美化市容,鼓勵市民或公家機關,將一些老舊、殘破屋舍拆除,改造成的綠色園地或小型公園,此即台北「美麗的力量」計畫。
一般民眾或建商的房子,改造為綠園地後不久,總又蓋起新大樓,只有公家宿舍改造的小綠地,才可能繼續留存下來,為擁擠的水泥森林都市,點綴了一些綠意。
不過,一些「美麗的力量」計畫,現在即使還存留的,大多也不過是二、三十坪的綠草地,面積較大點的,則稍有小公園的樣子而已。
但羅斯福路三段這塊四、五十坪的綠園地,則很難得地規畫成「市民農場」,也就是讓社區居民種一些青菜、爬藤類蔬果、瓜類等,讓經過的市民也能知道地瓜葉是什麼樣子的,苦瓜是怎樣攀在藤架上……
在綠意中,也有讓市民增進農業知識的創意。
既有農場,當然需要澆水、灌溉,這個綠意農場,用很有環保觀念的水撲滿(如下圖)設計,接雨水當澆灌水,以節省水資源;而菜園水撲滿,也不像一般水撲滿只隨便用個裝水容器,而是在容器上面、旁邊種滿綠色植物,不僅充滿綠意和創意,也能減少水分的蒸發。
經過羅斯福路的讀者們,不妨去參觀一下這個有市民農場和有綠意的水撲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