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歐美近幾年流行學中文,康健人壽總經理郜藝帆來台灣兩年多,對他來說,來台灣最大收獲之一,可能是兩個兒子可以從小開始學中文。
「學語言最好從小開始,」郜藝帆一來台灣,就把年僅四歲的大兒子送到本地幼稚園,接著台灣出生的老二,也成為哥哥的學弟,全家努力拚中文。
郜藝帆說,能來台灣這個「全中文」環境,機會實在太難得,所以他與多數外籍經理人都把子女往台北美國學校送的做法不同,硬是把兩個金髮碧眼的兒子送進本地學校。
「一開始,是有點挑戰。」郜藝帆說,尤其在老大的成長環境中,只有英文,但沒多久,大兒子就完全融入中文環境,每天在學校中,和同學及老師互動:「國語早已講得呱呱叫。」
郜藝帆指出,英文雖然全球流通,但很多人都預期,未來是亞洲世紀,中文勢力不容小覷;和他一樣,希望子女能講好中文的老外,也不少。
郜藝帆自己也在雙語環境下成長,他來自美國洛杉磯,母親是哥倫比亞裔,英語和西班牙語都說得非常溜,後來又外派香港四年多,廣東話也有涉獵。
郜藝帆說,現在為了要當好兒子的「role model(榜樣)」,工作再忙,還是請了中文家教幫自己補習中文,但比起兒子在學校中成天耳濡目染,他承認,現在老爸講中文,早已經尬不過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