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日本研究發現,腦內發生「腦白質稀疏」病變,開車時難以完成大拐彎等複雜的動作,說明早日發現腦內病變,將有助防止交通事故。
腦白質是大腦內部神經纖維聚集處,如同電腦線路區域,比細胞體聚集的大腦表層顏色淺,故名腦白質。腦白質稀疏是由於年齡增加和動脈硬化等原因,導致細胞間出現縫隙病變。
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副教授中野公彥與高知工科大學合作,讓二十多歲年輕人、未患腦白質稀疏六十多歲老人和患輕度腦白質稀疏六十多歲老人等三十二人,在路考考場上駕駛汽車,對他們各項技能評分,並比較一般駕駛和邊回答聲音提示心算題邊駕駛的情況。
研究小組指出,實驗顯示患有輕度腦白質稀疏的老年人與同齡人相比,駕駛能力顯著降低,由於是否存在腦白質稀疏可以利用磁振造影(MRI)診斷,這說明磁振造影有可能用於評估駕駛能力,而且觀察注意力受到影響時駕駛狀況,用來評估老年人駕駛能力。
研究小組強調說,在醫學上尚未發現症狀時,有可能已經發生輕度腦白質稀疏,因此早日發現腦白質稀疏,有利防止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