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希諴
「周醫師,我婆婆愈來愈傻,有時很難餵她,怎麼辦?」黃老太太在失智症病友會上說。
「沒有什麼辦法嗎?有沒有特效藥?」
「市面上大約有四種針對老人失智症特效藥物。」
「我婆婆都用過了,還是惡化怎麼辦?」
黃太太七十歲,她婆婆應該也九十多歲了。
「有時候,人一直變老,機能越變越差。」
黃太太沒等話說完,繼續問:「怎麼辦呢?真的很難照顧,全家都受影響。」
「這個問題答案,就像是當年秦始皇,想要求得長生不老藥一樣。」我說,結果,長生不老仙丹藥方,竟然是─」我看大家眼睛瞪著我,又說:「是三千個小孩。」
「對,其實就是未生命,也是未來『照護人力』以及『照護系統』。」
「老化無可避免,這是生命實相─生、老、病、死。只要活得夠久,每個人到八、九十歲,或多或少得到巴金森式症、老人失智症。」
「可是有人活到九十歲,還是身體健康,頭腦也很清楚。」
「那是做過許多功德,有福報的人。」
「有道理。」
「何況我國將邁入世界第一老人國,趨勢在所難免。」
「怎麼辦呢?」
「認清事實,在時間大限來前,善用時間。」
「除了把握當下,更要提早規劃『老人化』、『失智化』以後生活,包括生命盡頭前醫療決策,都要自己先決定好,到時候才不會『麻煩』周遭的人。」
「沒有其他辦法嗎?」
「除藥物,還可效法美國雷根總統,得知自己罹患失智症後,預先立下遺囑和醫療委任代理人、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對,不要造成子孫麻煩。」
「自己身體自己顧,自己老後,自己決定,就是自己給自己最實際的『長生不老』藥方。」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