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不斷下修;十一日舉行連串年會的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銀同聲呼籲各國決策階層,必須勇猛精進,才能交出堅實、永續的全球復甦。
當今的世界經濟病,經濟學家命名不一,包括「新平庸」、「長期成長停滯」、「超低通膨」,但實質相同,都是擔憂全球經濟倒滑。IMF與世銀年會滿場發言,聲聲警告世界尚未逃出經濟危機的陰影:所得平平、工作機會稀少。
IMF年初以來一再調降二○一四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目前降到乏善可陳的百分之三點三,寄望來年升上百分之三點八。
對樂觀氣氛澆冷水的因素包括:歐元區可能陷入新衰退、日本的經濟刺激措施迄無收成、中國成長減緩,以及先進經濟體中的亮點美國一直上不了成長的加速檔。
許多先進經濟體需求走弱,造成商品價格連連下挫,連累開發中國家。挑戰與解決之道因國而異,但IMF指出,所有國家都面臨「非常真實的風險,就是漫長的低於標準桿成長期」。
「長期成長停滯」以歐元區最嚴重,因為需求增加不夠快來刺激產能,新投資裹足,企業界普遍看壞市場成長潛力。
IMF和世銀年會給各國的一大訊息和藥方是:加強改革,讓市場妥善運作,使企業更方便創造工作機會。實際作法是加強投資基礎設施來創造就業。
連番討論後,與會的財政部長公布數項築路、造港、修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全球倡議,目標是未來五年使全球經濟成長二兆美元和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