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為拖延國務機要費的審理時間,與府、院、黨全體大動員,以不同立場或身分提出「總統刑事豁免權」、「國務機要費案」聲請釋憲,欲以分進合擊聲勢製造視聽,「大鬥」、「大玩」國家法制。
在企業面,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董事會日前突然決定「大減資」三成,外資圈隨即傳出聯電可能為下市、辦理私募或被私募基金購併作準備,聯電立即否認,並說減資目的只是要活化投資人及大股東的資金運用。不論聯電減資意向為何,但在兩岸產業政策僵局中,不免讓人有聯電欲跳離台灣羈絆啟動「大玩法」的聯想,再說,既然執政府院黨可以「玩遊戲」,企業為何不可?
企業的另一事實是「大掏空」、「大借錢」,前者如力霸集團與亞太,後者如近日公布的「呆帳」大戶。以亞太固網來說,案情是在陳總統任內發生,總統府高層人士並看過亞太固網原始股東名單,王家父子更與陳總統交往熱絡,多次相偕出國「拚外交」,於公於私真是「大」得可以。
再看呆帳大戶,這次公布的中華商銀、花企及東企三家問題銀行呆帳名單,多半是已知的地雷大戶,也都是已經打消、提列損失的呆帳資料,公布與否無關緊要,反而是一些表面正常放款,但暗裡是爛帳的大戶都不在名單中,因為爛帳大戶只要按期繳利息就不會被公布;還有普遍存在的人頭戶、民代背書的擔保戶,誰也拿他們沒轍。
所以,爛帳大戶只要緊抓跟政府、銀行「大玩法」的訣竅,就可享用借大錢不必還的禁果,這跟釋憲、掏空「大玩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法律的陳總統頻頻製造法案奇蹟,更以獨創的「總統機密特權」掀起「大玩法」遊戲,無異把司法吊起來,爛帳戶、掏空戶都學到了竅門,懂得如何吃盡抹乾,卻嚇到了企業,有的賣給私募基金如日月光,有的如聯電、光寶等大減資,先把鈔票落袋,然後看政府玩什麼花樣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