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蒐古物 各開1館 |2014.10.12 語音朗讀 68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本報新竹訊】從事教職的李源曾、唐春夫妻為古物痴迷三十年,外出「資源回收」當作尋寶;大至櫥櫃、小至湯匙,甚至老商家的招牌,在他們眼中都有無可取代的價值。他們在新竹縣湖口老街租屋存放古物,近年開放民眾參觀,盼望「老東西」喚醒舊日回憶,並分享愛物惜福觀念。 李源曾與唐春租了四間房子存放古文物,兩人各開一間供「有緣人」參觀;李源曾的「抱樸居」門口有對石獅子,還有個八十年歷史大藥櫃,存放碗盤、文件;唐春的「源春堂」有任天堂紅白機、鉛筆盒等,讓年輕人進門也有驚喜。 「民藝,就是庶民藝術!」李源曾喜愛台灣光復時期前後的碗盤;他說鶯歌生產的陶瓷上彩繪「魚」代表年年有餘,或是雄赳赳的雞,以台語諧音「起雞」喻為「起家」,「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他說,比較過日本、大陸等地的陶瓷,不曾發現這類型彩繪。光復初期,台灣民眾普遍生活苦,但碗盤圖案吉祥又有生命力,寓意光明,極富台灣人「向前看」的精神。 夫妻倆民國七十一年結婚,因共同愛好雅石,開啟長達三十年的「資源回收」;當時台灣許多三合院拆掉,蓋透天厝,兩人看到被丟出的粗碗、器具,感到惋惜,多年來也帶著孩子走遍全台,甚至到蘭嶼遊玩也要把族人不再使用的小舟背回來。他們蒐羅的「老東西」包羅萬象,從民藝之寶藥櫃、櫥櫃、甕、四柱床等,到鉛筆盒、彈珠、遊戲機,無所不有,還有珍貴的清朝文獻。 李源曾已從高中教職退休,唐春笑說,退休金有如「古物保存基金」,作為店租用;唐春還在教書,她所蒐集的老東西也成教材,像是透明的茶壺,讓孩子觀看茶葉舒展。 「喜歡一項東西,就會慢慢研究。」唐春說,她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認識自己珍藏的寶物,哪怕是時下的明星,只要認真鑽研,自會成一套學問。夫妻倆埋首蒐集老物,近十年漸漸讓民眾參觀。 唐春說,古物的價值並非用金錢衡量,近年開放參觀,想讓年輕人多接觸。她說,文物消失得很快,希望用「老東西」喚起民眾對過往回憶,包括家具、器皿留有「被使用過的記憶」,是消失後無法再複製的珍寶。 前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下一篇文章 女星童年 與獅同居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7【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女童複製貓咪睡姿 洋溢溫暖氛圍4人用牙籤吃559顆烤豆 破世界紀錄首家機器人餐廳 有美食、樂隊、脫口秀可聽笑話 路人愛打公共電話氣候變遷 滑雪場轉迎避暑旅客招募新血宣傳 員警出奇招秀劈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