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蒐古物 各開1館

 |2014.10.12
6814觀看次
字級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李源曾(左)、唐春(右)夫妻各開放「抱樸居」、「源春堂」給民眾參觀;李源曾展示繪有魚的陶瓷(上圖),代表年年有餘。圖/莊旻靜

【本報新竹訊】從事教職的李源曾、唐春夫妻為古物痴迷三十年,外出「資源回收」當作尋寶;大至櫥櫃、小至湯匙,甚至老商家的招牌,在他們眼中都有無可取代的價值。他們在新竹縣湖口老街租屋存放古物,近年開放民眾參觀,盼望「老東西」喚醒舊日回憶,並分享愛物惜福觀念。

李源曾與唐春租了四間房子存放古文物,兩人各開一間供「有緣人」參觀;李源曾的「抱樸居」門口有對石獅子,還有個八十年歷史大藥櫃,存放碗盤、文件;唐春的「源春堂」有任天堂紅白機、鉛筆盒等,讓年輕人進門也有驚喜。

「民藝,就是庶民藝術!」李源曾喜愛台灣光復時期前後的碗盤;他說鶯歌生產的陶瓷上彩繪「魚」代表年年有餘,或是雄赳赳的雞,以台語諧音「起雞」喻為「起家」,「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他說,比較過日本、大陸等地的陶瓷,不曾發現這類型彩繪。光復初期,台灣民眾普遍生活苦,但碗盤圖案吉祥又有生命力,寓意光明,極富台灣人「向前看」的精神。

夫妻倆民國七十一年結婚,因共同愛好雅石,開啟長達三十年的「資源回收」;當時台灣許多三合院拆掉,蓋透天厝,兩人看到被丟出的粗碗、器具,感到惋惜,多年來也帶著孩子走遍全台,甚至到蘭嶼遊玩也要把族人不再使用的小舟背回來。他們蒐羅的「老東西」包羅萬象,從民藝之寶藥櫃、櫥櫃、甕、四柱床等,到鉛筆盒、彈珠、遊戲機,無所不有,還有珍貴的清朝文獻。

李源曾已從高中教職退休,唐春笑說,退休金有如「古物保存基金」,作為店租用;唐春還在教書,她所蒐集的老東西也成教材,像是透明的茶壺,讓孩子觀看茶葉舒展。

「喜歡一項東西,就會慢慢研究。」唐春說,她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認識自己珍藏的寶物,哪怕是時下的明星,只要認真鑽研,自會成一套學問。夫妻倆埋首蒐集老物,近十年漸漸讓民眾參觀。

唐春說,古物的價值並非用金錢衡量,近年開放參觀,想讓年輕人多接觸。她說,文物消失得很快,希望用「老東西」喚起民眾對過往回憶,包括家具、器皿留有「被使用過的記憶」,是消失後無法再複製的珍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