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睽違兩年,信義誠品書店昨日起一連十一天,舉行大型舊書拍賣會,超過二十萬種中外文圖書、雜誌、影音、童書、文具、設計商品書籍等,全面三折起銷售,規模歷年之最。
誠品書店信義店組長李絲絲表示,雖然名為「舊書」拍賣,但所販賣的書只是「非當月」出版,讀者仍可用三折低價買到今年暢銷書,她特別推薦維梅爾、塞尚、克林姆等十一位藝術家的絕版畫冊,原價三百五十元,現場九十九元買得到;李安的《少年Pi奇幻漂流》電影原著,可以一百四十九元購得,每天都推出每日好物,其餘的都以三本五百元、六百元銷售。
閱讀習慣改變 紙本書賣不完
出版界大多認為,舊書拍賣是為了紓解庫存壓力換現金。李絲絲表示,雖然是庫存書,但有許多是誠品書店還在架上銷售的書籍,卻因活動平價賣出,和一般賣舊書不太一樣。
民眾閱讀習慣改變,近年出版業者進入長期低迷的寒冬,出版業者表示,紙本書籍賣不出去,造成出版商的壓力,不得不與通路商合作拍賣、互動活動,把庫存換現金,紓解囤貨壓力。
旺文社出版公司董事長李錫敏表示,原紙本的閱讀人口轉移到網路、手機等載具,造成台灣出版業的庫存太多。同業戲稱,人人都有「四庫全書」,因為「倉庫裡全都是書」,道盡出版業的無奈。
過去最鼎盛時期,每個月可出四千多本新書,現在一個月市場新書最多三千多本,為保「新鮮感」,出版業者還是每個月不斷出新書;但購買率極低,以前新書一刷至少三至四千本,但現在一刷二千本都還賣不完,甚至有的新書每一刷僅一千本,這些書堆在倉庫,就必須想盡辦法銷售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