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對談 為開創人類未來把脈 記者杜憲昌、林洛瀅大樹報導 |2014.10.08 語音朗讀 20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三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聯合舉辦,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創辦人高希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等對談,昨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以教育、創意等觀點,思索「開創人類的未來」,兩千人聆聽。 「第三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聯合舉辦,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創辦人高希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等對談,昨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以教育、創意等觀點,佛陀紀念館大覺堂座無虛席,來自全球的二千名聽眾,一同關心如何開創人類未來。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杜憲昌、林洛瀅大樹報導】「第三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聯合舉辦,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創辦人高希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等對談,昨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以教育、創意、觀念、信仰等觀點,思索「開創人類的未來」,兩千人聆聽。 高希均致詞時,讚歎大師是台灣奇蹟創造者,他表示,大師長期提倡三好運動,為台灣帶來正能量,認為大師的人間佛教就是正能量代表。 星雲大師表示,未來社會強調服務、誠信、幸福、和平,他期盼未來人人心無罣礙、無顛倒妄想,大家過著幸福快樂的「人間佛教」人生。 天下文化發行人王力行擔任綜合座談主持人,首先提出,希望各講者能對其他人發言先回應或提問,不過其他三位全都對大師的演說發表感言。 姚仁祿說,星雲大師提到自己的身體是戰場、觀念就是武器,所以重要的是用觀念把我們的心控制好,「這確實是這個時代缺少的事情」。嚴長壽說,以大師的高齡,記憶力超過所有人,實在讓人佩服。這讓人感覺,除了課堂裡的老師,社會上大師級的老師是多麼不可或缺。高希均則是將「有佛法就有辦法」這句話再加以衍生為:「有大師就有老師」、「有星雲就有幸運」、「有人文論壇就有見聞」。 正能量從何來? 針對大師期望「一個說好話的時代即將來臨」,期盼正向的力量,王力行特別向大師提問,如何產生正能量?星雲大師表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新聞,看了心清淨;教育方面,學校數量不在多而要求精,佛門的叢林教育管理嚴格,訓練反觀內心,察覺內心有貪嗔癡,則要靠修行改變。 「科技時代來臨,如何看待年輕人沉溺虛擬世界問題?」星雲大師表示,佛光山有國際佛光會、青年團,他們的學習成長有目標,現在台灣年輕人需要有學習對象與設定目標。 關於老師需要哪些特質?嚴長壽指出,隨著科技進步,下一代的老師首先必須知道「我不見得比學生更棒」,要有「我想教出比自己更棒的學生」想法;想改變未來,從老師做起。 信仰決定未來 星雲大師:放大心量 為己創造機緣 【記者王靖淇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於論壇以「信仰決定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大師表示,以宗教界的論點看未來,信仰是戰勝未來最大的力量。 「如何培養道德與修心呢?」星雲大師表示,要把心中不平之氣抹去;平等看待世上萬物,如同佛手雙垂,撫摸大眾的心都是平的,心如果公平,自然不會對人與環境起分別心。 「如何與環境共處?」星雲大師認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是空氣,要重視環保,保護大自然,並時時行三好,讓大家共有清新的環境;而水是萬物生長的重要條件,有水才有生命,愛護與管理環境很重要。 星雲大師勉勵聽眾「為自己創造機緣與價值」,以服務的精神,為大眾奉獻,時時與人結好緣,有了好因緣,很多事自然事半功倍。 「自許人生三百歲,勤勞、慈悲、努力、奮鬥,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標;如何把人生過得有價值,替佛教立功、立德、立言;即使這期生命結束,若能將價值與精神繼續傳下去,便如木柴燒完,再點一根,生命的薪火會延續。」 星雲大師強調,「把心量放大」學會不計較,人活得自在。佛經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大家都有一顆心,心念的力量、影響是無遠弗屆的,所以,一個人如能把心掌握好,人生自然勝利! 觀念影響未來 高希均:超越式思維 改善台灣現狀 【記者林汝娟大樹報導】什麼是觀念?觀念是一種看法、觀點、立場、主張,而觀念反映每個人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勇氣,據此可以改變未來。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高希均昨天在二○一四星雲人文論壇,主講「觀念影響未來」。 高希均說,民主社會若沒有變成民粹社會,觀念可以很理性地被討論,然而當民粹當道變成民粹社會時,正確、進步的觀念就不能得到多數認同,進而運用在社會中。 何謂「進步」的觀念?高希均認為有三個條件,首先,其主張需有助於提升經濟效益,並一定要增加社會公平,不然只有少數人得到好處,最後則是要能有助於社會的永續發展,三者雖有時會相互衝突,所以必須取捨、判斷,才有政府、當權者決策。 如何改善台灣現狀?高希均提出六個觀念,超越保護主義的「大格局思維」、超越意識形態的「市場經濟」、超越統獨的「不統不獨、兩岸雙贏」精神、超越企業私利「有靈魂的知識經濟」、超越恐懼與保守「開放社會,提升競爭力」,才能邁向文明社會的「人文情懷」。 高希均說,若是沒有這六個超越的觀念轉變思維,將會受限於現狀,而無法進步。最後,他表示,文明社會是包容、平等、彼此尊重而沒有歧視的,希望大家共同為文明社會而努力。 創意打造未來 姚仁祿:遠離貪嗔痴 打造人類3.0版 【記者杜憲昌大樹報導】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昨天以「創意打造未來」為題,在論壇上與聽眾分享創意、未來與學佛三者之間的發展可能性。他指出,人類的進化,從猿猴到能夠直立行走,若是人類的1.0版本,到開始使用工具以及從事複雜的思考,便是2.0版,那麼,未來的人類3.0是什麼樣子? 姚仁祿認為,人類3.0既不是電影《X戰警》裡的變種人,也不是靠機器外力強化的《鋼鐵人》,而是能夠遠離人類2.0的「三毒」—貪、嗔、痴。 姚仁祿說,人類2.0與3.0之間的不同,就是腦神經細胞聯結開發程度的不同,「最近有位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機會透過腦神經細胞的回收重組,變成新的大腦結構。人類有一千億的腦神經細胞,當中就有一千兆的聯結,只是其中大多數都沒有用處。」 所以人類3.0就是要透過腦神經的重組和不同的聯結,去除「妄想顛倒」,使大腦得到更多活用,「也就是要去除三毒,打造未來」。姚仁祿說,在語言、文字、藝術、科學之後,「人類3.0應該是美善的腦,所以佛陀早就告訴我們貪、嗔、痴是三大路障,要打造未來,就要去除它們。」 至於打造人類3.0的方法,姚仁祿表示,是明白「苦集滅道」,並以「戒、定、慧」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重組腦神經迴路,打通三大路障。 教育改變未來 嚴長壽:均一中小學 翻轉教育基地 【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當台灣大學院校數量暴增,人才產生嚴重斷層;各國城鄉差距日增,網路科技影響全球,教育該往哪裡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日於論壇主講「教育改變未來」,並以台東均一中小學為例,分享教育新思惟。 「改變台灣社會價值觀與問題,必須從偏鄉挖掘問題,從世界找尋答案。」嚴長壽於二○一一年接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邀請,擔任台東均一中小學董事長,走入偏鄉後,他將均一教育平台、翻轉教室、國際化等教育概念融入均一中小學,照顧孩子的學習基礎、補足落後進度,希望偏鄉孩子高中畢業後,送往海外兩年培養外語與技能,回國後成為改變部落的力量。 嚴長壽指出,未來將面臨「機器人取代大部分無聊的工作」、「沒有國界競爭環境」兩大議題,他呼籲台灣教育必須全面性變革,啟發孩子擁有創意頭腦與足夠發展空間。 關於新世代年輕人應具備的素養,嚴長壽認為應包含品格、思辯能力、藝術人文與宗教素養。他強調,並非人人需要讀大學;培養學生具核心思想、擁有心靈寄託,更顯重要。 為改善台灣偏鄉教育,嚴長壽說,他深受星雲大師在台東創辦均一中小學的願心啟發,發願明年暑假起,每周末舉辦免費教訓營,訓練老師與家長以多元方式探索孩子天賦,為他們找到未來的希望。 前一篇文章 2014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星雲大師:信仰如鑰 開啟生命 下一篇文章 昆士蘭協會會長盧姝錦 讓澳洲人引以為榮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4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7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8【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2025.08.03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2025.08.0110【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