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裝飾走藝術風的華爾道夫大飯店,接待過無數世界領袖和名人,清朝大臣李鴻章是第一位在此下榻的華人政要,前總統陳水扁、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前中國總理溫家寶也都住過,瑪麗蓮夢露曾在此包套房。
華爾道夫飯店見證美國及世界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十九世紀末,清朝政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乘船考察歐美各國,在紐約住的飯店便是華爾道夫。當時中國積弱不振,未料百多年後,華爾道夫竟由中國企業買下。
一九四六年二戰結束後,美、英、法、俄四個勝利國代表在紐約華爾道夫塔樓的一個套房簽訂了《世界和平協議》;盟軍代表曾在該飯店簽署有關戰後的協議。
二戰期間盟軍統帥、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常光顧該飯店,他去世後,其夫人選擇在此永久居住;此外,第三十一任美國總統胡佛將飯店列為永久住所;二○○○年的《新千禧年宣言》也在華爾道夫誕生。
為了能讓住客們在停留期間享受最高等級的服務,要求主要管理人員熟知國際政治、外交禮儀及各國領袖的喜好,使華爾道夫飯店的信譽經久不衰。
「困難的,立刻辦到。不可能的,多花幾分鐘就可以辦到。」這是華爾道夫飯店牆上的標語,也是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