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隨著社群網站普及,小學生的霸凌已蔓延到網路。一項昨天發表的調查顯示,台北市國小高年級生超過七成使用臉書,逾二成曾在臉書被霸凌,例如被造謠中傷、被刻意漠視封鎖;連成績好的學生,也會在臉書糾眾霸凌別人,擁護、按讚的人更多。
北市博愛國小老師陳宗賢,曾處理班上學生的臉書霸凌事件。他就讀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時,就以「國小學生臉書上關係霸凌」為主題寫論文,他抽樣調查北市九百多個五、六年級生的臉書霸凌經驗,昨天在教育部舉辦的校園霸凌研討會發表論文。
陳宗賢發現,近三、四年來,校園霸凌的形式,已大幅轉為網路霸凌。因為老師平常都在教室,學生攻擊別人,易被察覺,但回家後,很多父母無暇關心子女,就放任小孩上網,尤其臉書操作簡單、散布快,又有結社、封鎖功能,更助長集體霸凌。
他調查發現,北市每四位高年級學童,就有三位使用臉書,比率很高;且近四分之一學生,有臉書霸凌的被害經驗,最常見的包括:同學故意說壞話,讓其他人疏遠。
超過一成五學童曾在臉書霸凌別人,如故意造謠、故意封鎖同學、不互傳訊息等;另外,超過四成學童有旁觀同學被霸凌的經驗。
調查發現,愈神經質的學生,愈脆弱、敏感、易怒、焦慮,在群體較不受歡迎,易成為臉書霸凌被害者;使用臉書頻率高、封鎖名單愈多的學生,被霸凌比率愈高,因被害者常會封鎖加害者,以保護自己。
至於臉書霸凌的加害者,男孩比女孩多。陳宗賢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校園實體霸凌的加害者,很多是成績不好、愛鬧事的學生,但臉書霸凌者,不見得學業成績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