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耶神父簡介》溫暖遊人的雙手 喚醒法國人惻隱之心

 |2007.01.24
653觀看次
字級

皮耶神父出生於里昂的富裕家庭,本名為亨利顧魯耶(Henri Grou晹s),十五歲起接受天主教神學教育,一九三八年升任神父。二次大戰期間,他在法國東部格宏諾伯(Grenoble)的教會擔任神職人員,曾經以教會為掩護,從事游擊任務,抵抗德國入侵,他曾兩度被德國蓋世太保抓進監牢。

一九四四年六月,反抗軍神父在阿爾及利亞與戴高樂將軍見面,不久後,他出任流亡政府的海軍將領,專門負責情報蒐集。

戰爭結束後,皮耶神父當上了國會議員,當時他住在巴黎東郊的耐意—普雷桑斯(Neuilly Plai-sance),將兩層樓的住屋整修後,提供國際青年學生住宿。一九四九年創立「以馬忤斯」,目的為「讓世界上的每個人與社會,都能彼此分享與交流」。當時他只將「以馬忤斯」作為四海遊子交會的場所。

一九五○年代初期,歷經戰火摧殘的法國還處於休養生息的年代,有人生活安逸,有人貧無立錐之地。巴黎街頭凍死人震撼皮耶神父的心靈,但個人主義盛行,社會的冷漠令人憤怒,為無住屋者找尋棲身之地,從此成了他一生奮鬥的課題,他發起一連串的社會團結運動,不僅影響政府決策,終於也喚醒社會大眾的「惻隱之心」。

一九五四年他運用「以馬忤斯」協會的支援興建國宅。巴黎地鐵局退休木匠憶當年:「我們總是利用周末為教會的國宅做門窗。」

早期「以馬忤斯」協會經費有限,皮耶神父常到巴黎大街上「化緣」,他的夥伴們也到處撿拾居民丟棄的物品。可是街頭流浪者並未減少,皮耶神父一次次發出怒吼「法國社會麻木了嗎?」他呼籲法國社會醒過來,看看富裕社會的貧窮現象。

他常說「讓憤怒成為美德」,這個迥異傳統的神父,用憤怒在人間喚起大愛。

皮耶神父也推動募捐,他說:「生活只為了麵包那是物質主義,但如果是為了給他人麵包,那就是精神境界了。」

愈來愈多的義工加入「以馬忤斯」,樂捐物品源源不斷,重新整修過的家具物品低價販售,以馬忤斯將街頭遊民組織為雇員,讓他們重新振作自立自強,慢慢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

一九六九年成立柏林「以馬忤斯」,而後發展至全球各地,目前組織已拓展至全世界四十一國家,至少有三百五十處以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