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椽巨匠】 名師們給自己的規矩

文/匡天龍 |2014.09.24
1258觀看次
字級

想成為大椽名師,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修鍊。為了律己,許多大師都曾給自己定過規矩。而且,有趣的是,這些規矩都可以歸納為「三不」。

以下我們來看看蔡元培、 陳寅恪、黃侃、季羨林、任繼愈幾位大師給自己定了什麼規矩:

國學大師陳寅恪教授,精通十多國文字,在歷史學、宗教學、語言學、考據學、文化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造詣都很高。

陳先生一生致力於做真正的學問,在學術研究中堅持三個不講——「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 」

黃侃先生在傳統文學、經學、哲學等方面有著卓越成就。他轉到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時,並在九華村建了一所房子,題曰「量守廬」。

這時,黃先生和校方達成了一個「三不」之約——「下雨不來、降雪不來、刮風不來。」如此派頭,稱之「史上最牛教授」恐怕也毫不誇張。

蔡元培從德國回來的時候,立了「三不」原則,以約束自己。這「三不」是——「不做官,不納妾,不打麻將。」時稱「三不主義」。

兼容百家、學貫中西的學界泰斗季羨林,有自己獨特的「三不」養生法——「不鍛鍊、不挑食、不嘀咕。」

所謂「不鍛鍊」是反對為了鍛鍊而鍛鍊,如果將大量時間拿來鍛鍊身體,那是本末倒置;所謂「不挑食」,就是養成不忌口的飲食習慣,保證各種營養充足,均衡補充身體;所謂「不嘀咕」,就是不抱怨、心態好,「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集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於一身的任繼愈先生,也有一個「三不」規矩——「一是不過生日;二是不出全集;三是不當掛名主編。」

任老的「三不」,可謂「傻」得可愛,「愚」得高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