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骨式健走操 瘦身、運動、保養三效合一 文╱謝安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2014.09.20 語音朗讀 63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跑步屬於劇烈運動,雖可增加肺活量,但因承載身體力量較傷膝蓋,並非最理想的健身方式。圖/王慶偉 無骨式健走操是能帶來真正「肌鬆」與「氣通」的運動。除了可解除關節痠痛之外,也能強化新陳代謝力並促使脂肪燃燒與強化肌肉,達到瘦身效果!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找一面牆或是穩固的桌子,將身體傾斜約四十五度後用雙手撐住。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身體直立,雙肩放鬆讓手自然垂下。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將提起的腳用力向前踢出。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左右交互踢腿至少三到五分鐘。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文╱謝安 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任誰都想健健康康的過日子!」「任誰都想遠離腹翁腹婆身材!」會有這種想法一點都不為過,而為達此目標,可說幾乎人人都意識到「要運動」,因為健美跟運動早已經被畫上等號。 不可否認的,想運動、做運動……都是好事。但根據我的觀察,現有的運動觀念或認知當中,有不少是比較偏重所謂的「體能」或「肺活量」的精進。一味追求「肺活量」,而忽略了原本可藉運動達到全身肌肉鬆緩後的均長重要性,以及「腹活能」的效能提升的話,反而失去了「要運動」的意義。 找出合適且高效能的動法 運動是絕對必要的,但要讓它真正有益於身體,特別是「肌氣」得到改造,一來可強化「腹活能」,二來可避開肌肉引起的關節筋骨傷痛,就必須慎選運動的種類與方式。然而運動方式千百種,如何找出或怎麼知道所選的是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呢? 從我的病痛經驗和自救過程,以及幫助他人調整的經驗來論,我認為,有下列三個指標或許可供正打算運動的人參考。 「肌肉」多於「脂肪」:人體的脂肪大多囤積於腹部周圍,不幸的是,多種病的元凶也都跟這個滿是脂肪的腹部有關。所以要健康,先決條件就是要遠離「大腹翁、大腹婆」而採取「腰瘦」行動!此時,要做的就是,趕快運用有效的方法,將充滿脂肪的腹部鍛鍊成具有肌肉的蠻腰。 「角度」超越「硬度」:有人因為工作或作息習慣,或因年紀漸長而肌筋日漸僵硬,其實這就是痠痛的關鍵源頭。如果不想受困於這種硬度的捆綁,就必須趕快著手將年輕時期的角度找回來,而且就算辛苦、很痛也得勉強先讓肌肉鬆緩,接著才有可能慢慢調回曾經失掉的角度,找回柔軟身體。 「腹活能」強過「肺活量」:就我的經驗,不少人因為想鍛鍊或做運動,到頭來反而傷到身體,這些案例從肌肉到關節骨頭都有,另外也有發生難以形容的「疲累」狀態。我將它歸納成:想要「練力」、卻成「耗氣」、進而「僵肌」、終成「傷骨」!換言之,忽略最根本也最關鍵的「腹活能」,而去追求不存在的「肺活量」絕對不划算。 如果想運動但不想受傷,「腹活能」絕對是關鍵,因為它是藉由搭配整體腹腔吐納而得到能量。我認為在此吐納配合之下,肌肉比較不會僵硬,自然就不會輕易傷到筋骨關節。另外,也因為吐納的配合,有如自我充電般使「腹活能」的能量不斷提升,耗氣的情形相對減少,當然就不會損失元氣而感到莫名的疲累了。 無骨式健走優於一般健走 一提到運動,相信許多人腦中最先冒出的念頭一定是跑步與健走。 對於跑步,身為制痛調理師的我常說,如果你是從年輕時就開始且持續跑的人,或如果你是運動用品的廠商或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那就「情有可原」,否則我比較傾向其他更安全且更具效能的動法。 因為,跑步時,每跑一步都得承受身體的重量,光這一點,對肌耐力較差或上了一定年紀的人來說,會有膝關節受傷的疑慮。針對一般人,我強力推薦「無骨式健走」。 一般的健走方式是將雙腿打直跨出,雙臂90度夾著擺甩著走。我自創的無骨式健走,必須搭配腹活能吐納一起進行,除了身體必須完全放鬆外,雙腿跨出的步幅也要盡量大,雙手鬆軟地隨著身體前進時自然擺動。 無骨式健走的優點如下: 1.集中使用腹腔吐納呼吸方式,減低心肺壓力及負荷。 2.全身(除了雙腿)鬆肌狀態,有利於血液回送,而達到更佳的氣血循環效能。 3.盡可能的跨出大步伐,能強化雙腿肌耐力,同時維持髖關節有較為靈活的角度。 4.持續降低身體跨步行走時,會鍛鍊到膝蓋周圍肌肉群,進而減低膝蓋受傷機率。 5.搭配腹活能吐納法來走,鍛鍊了「腹活能」,有利整體體力及動力的提升。 6.因為是用「氣」配合走路,因此,當速度快時也不會氣喘吁吁,沒有耗氣就不容易疲累。 7.配合腹活能吐納法的運用,腹部可以全力燃燒脂肪,而達到瘦腰的效果。 8.人體雙腿有肝、膽、脾、胃、腎、膀胱等六個部位的經絡通過,因此藉由無骨式健走還可疏通這些重要的經絡。 在「現代文明病」或稱「生活習慣病」被特別放大的今天,日本人提出「日走萬步可防百病」,於是有人便開發出各種日走萬步的健走法,也確實吸引了一些「有空」的人一日走萬步! 然而,對於社會中有更多是「沒空」,但很需要運動的人,我更推薦我所領悟開創的高效能健走方式──「無骨式健走」! 走路能讓血壓降下來 我曾受台北藝術大學教育推廣中心之邀,開過「腹活能」課程,當中有位四十歲左右的學員,他服務於科學園區,屬於工時長、睡眠時間短、生活不正常,也就是我說的「動能不足」的人。 因動能不足,結果體重直線攀升、血壓也隨之飆高,經常超過一百六十。據他說,最嚴重時曾經衝到兩百以上,還好經過急救幸運躲過一劫。 他除了練習課堂上教的東西,加上經過我幫他調氣,特別是他「卯起勁」(他自己稱說為「非一般程度」)地實施我教導的「無骨式健走」,結果才鍛鍊二個多月,體重就減少了好幾公斤,讓同事驚訝不已。更重要的是,血壓也都控制在一百四十以內了。 (摘自《超神奇!延展身體黃金期的「無骨式健走」操》,如何出版) 一般式健走Vs.無骨式健走 一般式健走 1.跨步走時挺起身體,包括雙腿也要挺直。 2.手肘抬起夾在腋窩附近,握著拳配合腳步往前後甩。 3.以快速的步伐行進。 4.並不強調呼吸的方式。 無骨式健走 1.首先全身盡可能處於非緊繃狀態,就彷如台語說的「無骨仔」般的狀態站立著。 2.身體整體下降約五至十公分,以肚臍為中心上半身微微向前傾斜,然後自然跨出步伐。 3.藉著身體一直維持在低姿勢下,盡可能跨出最大步幅(我的身高有一八三公分,我的最大步幅可超過一公尺)。 4.注意力集中在腹腔(或丹田處),其餘如肩、頸、雙手、腰、背等部位處於幾近完全放鬆狀態,猶如隨著不可抗之身體搖擺力量而往前持續跨出步伐。 5.最重要的是採鼻進鼻出方式吐納來配合步伐前進。建議從吐氣時走四步,吸氣時走兩步開始,再逐漸提升到吐氣八步,吸氣兩步(最好不要低於兩步)。 為了讓氣血循環達到最高效能,上半身要刻意處於「放虛」狀態,僅由下半身配合吐納持續跨出最大步幅。如此走法才能走出「肌鬆、氣通」的成果!就個人來說,我已經鍛鍊到可以吐氣時跨走到十三步左右。這方面,請循序漸進,依個人身體情況慢慢提升程度。 上班族元氣操 針對久坐、常坐一族的朋友們,下面推薦兩個不需特別場地,隨時輕易可做的「肌鬆氣通」元氣操。這些運動有利於下半身血液的快速回送,同時可鬆緩腿、臂等部位肌肉群。不過由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所以請循序漸進地操練。 弓箭步 1.找一面牆或是穩固的桌子,將身體傾斜約四十五度後用雙手撐住。 2.拉扯右後小腿肌肉到稍微會痛的程度再換腳,如此左右交換運動,每次至少做三到五分鐘。 彈力腿 1.身體直立,雙肩放鬆讓手自然垂下。 2.將提起的腳用力向前踢出。 3.左右交互踢腿至少三到五分鐘。 前一篇文章 運動壓 讓身與心都變強壯!劉畊宏25年健身經驗談 下一篇文章 黃如玉醫師 10大逆齡魔法 喚醒身體自癒力!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