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消基會昨召開記者會說,現在油品採「釣魚式」的檢驗方式,恐成業者脫罪利器,應採「網魚式」,呼籲衛福部除了至少增加戴奧辛、多氯聯苯、多環芳香烴和丙烯醯胺等有害物質的檢驗,也應盡速建立「非特定目標物」檢驗圖譜資料庫,並加速建立食品履歷制度。
衛福部日前公布強冠公司「全統香豬油」檢驗結果,酸價、總極性物質、苯駢芘等項目不是「未檢出」,就是「在正常範圍內」。消基會說,該報告無法解決消費者的驚恐,反而給外界一連串疑惑,質疑「餿水油不是那樣測的!」
消基會檢驗委員凌永健說,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到大統油,現行規定都是檢驗正面表列目標物,屬於釣魚式檢驗,已不足因應不肖業者日新月異的摻偽和造假。
凌永健說,現行檢驗只能針對正常新鮮的食用油,無法對付精煉過的餿水油,衛福部應加速研發和應用非特定目標物的網魚式檢驗,加入「食品鑑識」,檢驗多種化學物質,運用科學「取證」和「驗證」,才能讓黑心食品無所遁形。
消基會還說,應把全統香豬油與真正的豬油做徹底非特定目標物檢驗,才能揪出潛在危害健康成分。
消基會呼籲,衛福部應檢討油脂的檢驗項目與標準,至少增加戴奧辛、多氯聯苯、多環芳香烴、油脂聚合物、反式脂肪、過氧化物、動物用藥、農藥、丙烯醯胺等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