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報導】今天是天主教聖母誕辰。中國大陸山西省陽曲縣板寺山(又稱阪泉山)聖母堂,占地三萬平方公尺,是梵蒂岡教宗批准的聖地,中國北方最大的天主教朝聖地,與上海佘山聖母堂,一南一北,是大陸最有名望、最有影響力的聖母堂,每年八月十五的聖母升天日和九月八日的聖母誕辰,瞻禮參禮信眾多達數萬人。
板寺山聖母堂的建造年代眾說紛紜。據《三晉名勝》載,始建於一七七○年。一八九七年經太原教區首任主教、義大利籍方濟會士艾士傑主教批准,依羅馬式建築風格設計,由潞安府李有剛領工建造。
文革期間,聖母堂所有建築被拆毀,一九八六年落實國家宗教政策,由李建堂神父主持太原天主教愛國會,重建聖母堂,在山路上修建聖母亭、十四處苦路碑樓。板寺山屬於太行山脈系舟山北側,海拔一千七百六十公尺,聖堂建在後山上,也稱後山聖母堂。山下許多山村都是天主教村莊。
聖母堂全稱「天神之後聖母博俊古烈殿」,源自在此傳教的方濟會母會所在地義大利佩魯賈省阿西西市附近的一座小堂,還有一段神奇故事。原來當地有四位隱修士到以色列耶路撒冷朝聖,從聖母陵墓帶回一些聖物。教宗理伯略指示他們在阿西西附近建一座小堂,將部分聖物放在堂中,並安奉一尊聖母像供在祭台上。聖堂建成祝聖之後,每天有天神圍繞聖母像載歌載舞。之後,因朝聖者激增,就蓋了一座大殿,將小堂套在裡面。因此命名「天神之後」聖母大殿博俊古烈堂。
由於這座小堂,是方濟會會祖經常祈禱默想的地方,聖母在此顯過神跡,會祖請求聖母轉求聖子賜給來此堂祈禱朝聖者全大赦。一二一六年,教宗何奧略三世頒賜此一大赦。之後,此一特赦擴及方濟會傳教區聖堂,板寺山聖母堂因此獲得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