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 有人打雜 有人找到方向

 |2014.09.08
152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大學生暑假瘋實習,原想習得專業技能,卻淪為打雜、和稀泥?不少大學生抱怨實習期間,整天跑腿、影印、訂便當,什麼都沒學到,暑假都浪費了;也有人更了解職場與學校的差別,進而加強不足。

為了及早了解就業市場,大學生會利用暑假投入實習,卻有不少人覺得什麼都沒學到。暨南大學教育科系林姓學生今年到苗栗縣公部門實習,她說,每早準時報到,工作卻只有「接電話、送公文、裁紙和影印,整天漫無目的」,原本期待認識公家體系,主動選修二學分實習課,為未來就業準備,實習後完全破滅。

林姓學生說,實習部門業務很專業,主管又很忙,她沒分配到固定工作,整天只能在旁等待,又不敢頻問問題,「有時太無聊,只好看書」,一個月下來,什麼核心業務都沒學到,「非常失望」。

世新新聞系大三生王富民為了提早認識業界,即使零學分,也主動到電視台與新聞台實習,沒想到實習,「比打雜更打雜!」從幫主持人訂便當、為來賓倒茶水、買道具到打掃攝影棚,大部分時間就是乾坐等錄影,他坦言,很像被當成打雜的工讀生。

但另一個月在新聞台實習時,王富民說,與記者跑現場,看連線、學寫稿、過音,發現「學校教的,到了業界完全是另一個光景」,讓他收穫很多,也立定志向,希望未來能進媒體工作。

遠從香港到台灣報業實習的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學生伍嘉雯,二個月的時間,從「看明星」到「看屍體」,每天輪流跟著生活、政治、社會等組記者奔波,原想未來當個「影視」記者,透過實習,她發現,需要冷靜沉著能力的社會線記者,更吸引她。

曾在香港媒體兼差的伍嘉雯也發現,台灣新聞題材比香港多元,在香港發生車禍,可能就是頭版,台灣則較關心國際與民生大事。

她還說,台灣新聞工作者不僅工時長,還要會十八般武藝,「不僅要寫文字、趕即時、拍照,還要拍影音」,讓她更理解自己需要加強的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