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百科 長鼻浣熊

 |2014.09.07
1947觀看次
字級

◎英文名:Coatimudi

◎學名:Nasuella olivacea

◎分類:哺乳綱 食肉目 浣熊科

◎分布:南美洲熱帶地區

◎食性:雜食性,以水果和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包含棕櫚樹、雞蛋、甲蟲幼蟲、蠍子、蜈蚣、蜘蛛、螞蟻、白蟻、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囓齒動物等。沒食物時,也吃人類的食物。

◎特徵:上半身為褐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棕黑色細長的尾巴大約占身體一半長度,並有一圈圈黃色環,具有平衡的功能。腳爪和前肢十分強壯,便於爬樹和挖掘朽木下的食物。

◎特性:長鼻浣熊的頭部狹窄,微微上翹的瘦長鼻子十分靈活,會在落葉或碎石堆中翻找食物。

長鼻浣熊偶爾也會破壞農作物,但在害蟲數量控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有助於傳播某些種子。

南美長鼻浣熊,長相完全不同於北美浣熊,腳和尾巴比較長,鼻吻部很長,毛色呈紅褐色,也沒有將食物拿到水裡浸泡搓揉的習性。

長鼻浣熊擅長爬樹和游泳,可以翻轉關節和踝骨,以頭在前的方式下樹。屬日行性動物,大多在樹上活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尋找食物。

長鼻浣熊喜歡團體生活,一般由二十五隻具有親屬關係的母浣熊,以及牠們的小浣熊,共同組成一個家族團體。只有在交配期間,公浣熊才會加入團體。每年一月到三月的交配期間,一向獨來獨往的公浣熊會互相競爭,爭奪母浣熊團體。激烈的爭奪常常導致公浣熊嚴重受傷。母浣熊經過約七十天的妊娠期,會產下二到七隻幼浣熊,哺乳期約五個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