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治大學昨天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政大博士生畢業一年後的就業率七成八,在二年內就降了一成六;且月薪低於五萬元者,由不到一成增為近三成;拿七萬元以上月薪,則不到三成。凸顯國內博士求職愈來愈難、薪水也愈來愈低的困境。
這份調查也發現,畢業一年的政大博士,在教育服務業(含公私立學校教職)工作的比率,也逐年降低,二年內由近七成降到五成六,顯見在少子化時代,博士愈來愈難占到教職缺,愈來愈多人轉往業界。
從博士生賣雞排、考台鐵道班工、到留美博士當藥廠白老鼠,國內博士生出路,這二年成為媒體焦點。
政大職涯中心與學生會昨天第一次舉辦座談會,探索博士生的就業機會與挑戰,代理校長林碧炤率一級主管與院長出席,不少博士生與會。
政大職涯中心主任鄭鴻章表示,高教擴張、博士生供需失衡、失業率攀高,不只發生在台灣,早在四年前,南韓就曾傳出博士搶當清潔工。
高學歷、高失業率,同樣發生在美國,政大教務長詹志禹說,美國前年的大學以上畢業者失業率,首度超過高中畢業生。政大國際合作處國合長陳樹衡也舉義大利為例,當地博士往往在國內找不到工作,都流到歐洲其他國家,為他國培養人才。
鄭鴻章表示,政大近年都定期追蹤調查博士生畢業一年後的出路,最近一次在去年,透過電訪,調查前年畢業的五十九名博士生,畢業一年後的就業情況。
調查發現,政大博士生畢業一年後,有七成八已找到工作,有百分之八仍待業,其他在服役或進修;相較之下,高二屆的博士生就業率達九成四,只約百分之五還在找工作。
至於博士畢業一年後收入,高薪者比率逐年減,低薪者逐年增。受訪博士月入以五至七萬元最多,占了四成四,比前二屆略減;七萬元以上占二成九,約減少一成四;五萬以下則由百分之七(不到一成)增為二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