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斷層經過池上電光村時分成四條分支,愈靠近河岸的斷層愈活躍,圖中的水稻田已經很明顯看出因為板塊擠壓,出現高低落差類似梯田的樣子。圖/朱傚祖提供
活躍的池上斷層,是台東池上米好吃的秘密。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東訊】池上斷層因為過於活躍,每年不斷的把地底的礦物質「翻」出來,好像是「地牛翻土」,讓池上種出來的水稻特別香Q;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教授朱傚祖指出,這是斷層活動意外帶給池上最好禮物。
花東縱谷斷層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全長一百三十多公里,由多條斷層一起組成,其中從富里到二程坪的池上斷層約三十公里,被地質界稱為世界上最「好動」的斷層之一。
朱傚祖指出,有的斷層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活動一次,一發生就會引起大地震,車籠埔斷層引發九二一地震就是一例;池上斷層是另一種例子,不管有地震、沒地震都在動,而且根據GPS觀測的數據,冬天是池上的雨季,水分較多減少摩擦力,讓斷層活動得比夏天更劇烈。
從有記錄起,池上斷層在一九五一年發生芮式規模七點二的玉里地震、二○○三年六點五的成功地震後,已經沈寂一段時間,朱傚祖分析,池上斷層很特殊,不僅會每天慢慢移動釋放能量,也會一次釋放很大的能量;「天天移動」和「一次大變動」兩種型態兼具的斷層,池上斷層是世界上唯一一條。
池上斷層每天都緩慢移動也造成一些影響,例如河堤破裂,甚至有農民的水稻田因為板塊移動面積擴大,也有農民的水田因此縮小,因為以一年平均兩公分的速度,三十年就累積達六十公分的位移。
不過,朱傚祖表示,池上斷層成了池上米好吃的秘密;因地底的火山灰與火山岩漿有豐富礦物質,水灌溉到田裡後,會逐漸將礦物質溶解出來,意外讓池上靠近海岸山脈的稻田特別肥沃;朱傚祖說:「每年移動三公分的池上斷層不斷往西推擠,好像地牛免費幫池上稻田翻土一樣。」
從地質來分析,池上的土壤還可分等級,靠近海岸山脈的稻田擁有最佳土壤,因為海岸山脈較年輕,經過地形抬升,土壤礦物質較豐富。朱傚祖表示,理論上來說,靠近海岸山脈的池上米,應比靠近中央山脈的池上米要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