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雯在屏東墾丁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海域,記錄到臭肚魚群爭相啃食肉質軟珊瑚。圖/郭富雯提供
【本報車城訊】國立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郭富雯日前在墾丁國家公園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記錄到一群臭肚魚正大塊朵頤啃食肉質軟珊瑚,這是過去文獻中不曾記載的,他驚訝之餘也如獲至寶。
郭富雯說,看到大叢軟珊瑚被經過的褐藍子魚(俗名臭肚魚)瘋狂啃食後,猶如被轟炸機肆虐後般,體表坑坑洞洞,邊緣也變得殘破不堪,雖說多數軟珊瑚能分泌化學成分自我防禦,但這次對臭肚魚釋出的「化學戰」,珊瑚顯然處於劣勢。
他表示,這次同時發現臭肚魚不是對所有的軟珊瑚都感興趣,主要是肉質軟珊瑚,葉形軟珊瑚及指形軟珊瑚只有些微咬痕;透過影像資料畫面及近距離觀察,研判臭肚魚最初是在幫軟珊瑚清理體表上的黏液、髒汙或表面滋生的藻類,不經意咬下組織後,發現味道還能接受,將其當成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