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我認為在與孩子玩的過程中,可以培養非常好的親子關係,不曉得您是否已經發現,人在開心大笑的時候,會忘我、會非常熱情、非常零距離;在那過程中,會放下所有心防,會用心、用愛去接受對方,不管對方的長相、不管對方的優缺點,都會很樂於接受!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從玩的過程中營造一個開心的氛圍?我們體內所發出的好磁場也能夠帶動建立整個家庭的好氛圍;所以,我想從「參與」、「愛」、「堅定」與「收放」來談「玩」這主題。
首先要有「參與」,我建議每個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文化。比方說我們家,我就很習慣在孩子生日時候,親手做蛋糕為他們慶祝,像孩子六歲生日時,我就幫他烤一個數字6的蛋糕。孩子們慢慢長大後,現在變成他們提醒我︰「媽咪,記得下個星期是誰的生日嗎?他今年要慶祝八歲生日喔,他喜歡恐龍,那天我們是不是幫他設計一個數字8恐龍造型的蛋糕呢?」這個蛋糕要怎麼做呢?我們開始思考,是不是用綠色糖霜做成一個8字型的草坪?接下來恐龍部分要怎麼做呢?除了用想像力去思考設計恐龍造型,也上網去搜尋。蛋糕上的恐龍有的是用各式餡料拼湊出來,有的則是畫在各式巧克力片或餅乾上,再用牙籤固定插在蛋糕上,有各式各樣的恐龍分布蛋糕叢林中,我們還為恐龍家族造景,有樹、有山,還有火山爆發。在這過程中,孩子玩得愉快,也達到為親愛家人做些貼心事的教育目的。
所以,我覺得建立家庭文化是重要的,讓孩子能夠參與其中,更是美好。在那過程中,大家都是在玩,也能感受到彼此愛對方的心意。在創造與互動的過程中,不是呆板地坐在那邊光想不做,而是透過做的過程,讓彼此相互探討研究,然後依照大家的構想,把東西做出來。我想對大家而言,這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也是凝聚家庭團結力、創造力很好的方式之一。
第二個「愛」,我想透過玩,經常會去擁抱彼此。肢體的碰觸是一種最能夠讓對方感受關心及愛的無言語言;所以,在玩的過程中,如何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是非常愛他的,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知道我平常非常忙碌,可是他們還是希望我可以跟他們一起玩、一起畫畫,所以在睡前半個小時,我都會問年幼的孩子說:「你們今天想畫畫還是想玩扮家家酒呢?」有時,他們也會直接跟我說︰「媽咪,今天我們來畫畫,好不好?」我們就在床舖墊上一個大本子,老四去拿彩色筆、準備紙張,老么準備書籍,而我就負責整理出床舖空間。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就趴在床上開始畫畫,想畫什麼都可以,畫完之後就交給老四,他負責貼在靠近他床邊的牆面上。其實,畫畫也是一種玩、一種創造;思考想要畫什麼?裡面想畫哪些人物?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也是不斷在釋出我們喜歡、愛孩子的這個想法,從中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濃濃愛意。(待續)
心情小語︰建立自己的家庭文化,讓孩子能夠參與其中,這個過程是非常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