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宋太祖趙匡胤的繼承者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而不是他的兒子。為什麼趙匡胤會傳弟不傳子呢?
是因為趙匡胤其實是遭到謀殺而死的,在陰謀家的控制之下,當然只能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了;而這個大野心家為了鞏固繼位的合法性,還竄改史書記載,但終究還是啟人疑竇。
「燭影斧聲」故事流傳千年,控訴著趙光義的不仁不義。
趙匡胤原本有五兄弟,他排行第二,老大與老么先後去世,他與三弟趙光義、四弟趙光美(廷美)是同母兄弟,一起在五代的亂世裡打拚。
趙匡胤重用他的弟弟,不但晉升趙光義為晉王,還讓他當上開封府尹(京兆尹)。他便利用機會招攬人才,壯大自己的勢力。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第十六年,南方割據的七個政權已經完全消滅,汴京四通八達、商業繁榮,卻也是容易遭敵人進攻的「四戰之地」。於是趙匡胤有意遷都洛陽,一方面防範北邊遼國入侵,另外也可壓抑趙光義的勢力。
但野心勃勃的趙光義不願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人脈與利益,特別強力反對遷都,加上宋太祖之子趙德昭已成年,皇位的接班人不到最後還不知分曉。
宋太祖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西元九七六年)夜,汴京寒冷降雪,宋太祖召見趙光義,還準備了酒菜。宋太祖命隨侍宮女宦官先退下,他們便退到不遠處。
只見燭光映照著人影,沒多久彷彿看見兩人爭執不讓,有柱斧(文房用具)掉落聲音,又聽見宋太祖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然後就呼呼大睡去,趙光義也離開了。
但到了四更天左右,卻傳出皇帝暴崩了。宋皇后趕到寢宮,命內侍王繼恩找皇子趙德芳商議,王繼恩卻找趙光義進宮,宋皇后愣了一下,隨後對趙光義說:「官家(對皇帝稱呼),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你了。」
宋皇后承認了趙光義的繼承地位,趙光義回答說:「別怕別怕,共保富貴。」第二天,趙光義來個無縫接軌立刻即位,改年號為「太平興國」。
後來趙光義又陷害弟弟趙廷美,並逼殺對他有威脅的侄子。「燭影斧聲」號稱懸案,但兇手是誰,答案早就不言自明了。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