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經濟不景氣,「便宜」才是王道!目前飛台灣的外籍廉價航空共有十三家,分別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南韓、香港與中國大陸,共經營二十多條航線。
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自二○○四年新加坡「捷星亞洲」首飛台灣,廉航在台灣航空的市占率,從一開始的百分之零點三四,到今年一至四月已達到百分之七點五。
除了機票 服務都要錢
廉航興起,與國人由旅行社統包負責的旅遊習慣有極大差異。有多次搭乘廉航經驗的旅遊達人孫小毛表示,廉航主要藉由簡化機內服務、減少服務人員及增加機內座位等方式壓縮成本,提供較低廉的票價吸引旅客,因此有許多限制,有的航空公司不允許取消或退票,要選座位、托運行李、改時程等得另外付費,「換言之,除了『票券』,其他服務通通都要錢」,這與民眾過去的搭機習慣完全不同,「旅客若對廉航不了解,很容易發生糾紛」。
孫小毛強調,廉航班機的航程通常都不會太遠,少了餐點、視聽娛樂,甚至座位窄一點,但省下的票價可以到當地住好一點、吃好一點,旅程的安排也更有自主性,對於能接受「背包客」和「自由行」旅遊方式的人,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有興趣嘗試廉航的民眾,孫小毛建議,「貨比三家不吃虧」,透過多方比較,常可找到更便宜的機票。其次,航空公司都有促銷活動,像是一元機票、免費機票,或者「兩人同行、一人免費」等優惠,常到官網逛逛,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網路資訊多 首購族安心
另外,廉航也有「早鳥票」和「離峰票價」,依照出發時程的遠近及搭機時段,票價會有所不同。若能盡早規畫旅遊行程,提早購票,或者選搭「紅眼航班」等離峰班次,也能獲得更多優惠。若無法確定成行時間,最好選擇「彈性票價」,比優惠票價高一點,但可調整時間。
孫小毛說,民眾對廉航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在網路上也能找到許多有用的資訊,例如「FunTime」(http://www.funtime.com.tw/airline/)就集結了多家廉航的即時促銷資訊,不只為民眾比價,連稅金也都計算、標示得相當清楚,並且提供各航空公司的購票說明和規定,民眾上網查價之後,可到航空公司官網再次確認,「首購族」也能買得放心。
台灣2廉航 已露熱戰端倪
另外,台灣兩大航空業復興航空和中華航空,去年相繼宣布成立廉航。其中起步較早的是復興航空獨資設立的「威航」,但在澎湖空難後轉趨低調。威航表示,所有運作仍如期推動,開航目標訂在九月底。
由中華航空與新加坡虎航共同成立的「台灣虎航」,可望搶得台灣本土廉航先機,最快在九月底首航新加坡。不過台灣虎航表示,首架班機八月底、九月初抵達台灣後,才能進行第四階段的機務驗證,預計要到九月中才會正式公布首航時間以及初期航網。
除了新加坡,台灣虎航目前提出申請的航點還包括曼谷、日本等地,其中曼谷據傳也是威航的首航航點,顯示兩家航空公司規畫的初期航網並無太大差異。競爭如此激烈,是否會因此刺激票價調降?讓人期待。
目前飛台灣的
13家外籍廉航
新加坡 ▼ 捷星、虎航、酷航
馬來西亞 ▼ 亞航
日本 ▼ 樂桃、香草
韓國 ▼ 釜山、易斯達、德威
中國大陸 ▼ 春秋、吉祥
菲律賓 ▼ 宿霧
香港 ▼ 香港快捷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