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齊東街懷想黛郎先生

李瑞騰 |2014.08.13
1671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因為濟南路齊東詩舍,我踏查幾次齊東街,想起曾住在那裡的黛郎先生。

好遙遠的往事啊!一九八○年代前期,我在台北編嘉義商工日報的副刊,把一個地方小報的副刊當大報編,竟也織成一園繁花似錦。

我經常接到黛郎的投稿,地址是齊東街一七八號二樓。每次都是一大疊,拆開來煙味撲鼻;有新詩、劇本、小說、掌故、雜文等,真的有夠雜;他本名戴良(一九一四—?),筆名用得很多,黛郎、默鳳、老仲馬、滿弓刀等。我知道他是文壇老前輩,除了劇本,他寄來的稿子,能用的我儘量用,我體會出他需要稿費。

有時候他會親臨我的編輯室,粗獷、蓄鬍、邋遢,滿身煙味,說起話來聲音很大,像一位曾叱吒風雲的沒落英雄,談起往事像說書,那樣子很目中無人。因為他和我的老師史紫忱先生相識,理所當然把我當晚輩,我通常都靜靜地聽他說。

後來報社改組,我不編副刊了,後接的《文訊》則愈編愈起勁,戴郎先生也給過稿子,但不適用。有一次他來社裡,送了我一本《黛郎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八六)。那也是我最後一次見他,從此不知所蹤。

這本自選集列入黎明「中國新文學叢刊」,編號一四七。內收七篇小說,頗有江湖氣,注重懸疑、推理,或可說戲劇性很強。最長的一篇〈風蕭蕭兮易水寒〉寫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幾占全書四成篇幅。作者在全書最後附言:「作者保留本選集各篇改編、拍攝、演出、製作權。」可見戲劇之於他的重要。

從本書〈寫作年表〉中得知,黛郎先後讀過北平人我戲劇學校、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在大陸時期,不論在社會或軍隊,做的工作主要是戲劇;來台以後在自立晚報編過影劇版,長期從事影劇寫作。在自選集中有四張照片,全和戲劇有關。我為此查看了一本國立劇專在台師友同學合著的《劇專同學在台灣》(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一九九九),不見黛郎影子,看來他在台灣戲劇界是非常邊緣的人物。我從網路清查,只發現他在一九七一年為楊安導演、李麗華和湯蘭花主演的《金玫瑰》編過劇。

黛郎自己曾說,雜文「凌遲」了他幾十年的時間。台灣兩大雜文大家柏楊和李敖都在文章中提過他,前者於《牽腸集》中談到黛郎在《磨刀集》猛談《龍門客棧》,「頭頭是道」,而且《磨刀集》也由柏楊的平原出版社出版(一九六五);後者在一篇〈關公曹操三角戀愛論〉後附錄了黛郎《磨刀集》一段文字,且在《李敖快意恩仇錄》中提及某人時,說他是「牛哥、黛郎和我共同的朋友」。這可以說明黛郎在五、六○年代已是雜文大家。「磨刀集」是自立晚報著名專欄,另一個「馬上弄筆」更有名,這一次我特別去「國際翻譯社」購買一本《馬上弄筆話宮闈》(台北:國際文化公司,一九七二),看黛郎以生花妙筆寫其豐富的文史知識,令人讚歎!本書前有當代大詩人周棄子二首絕句,並有歷史小說大家高陽的序。

我在齊東街黛郎舊宅樓下佇立良久,心裡想著:八月十八日是他百歲冥誕,就寫篇文章紀念他吧!世人不該忘了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