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天野
《說岳全傳》第五、六回,岳飛的戰馬正式出場。岳飛未見馬面,先聞馬聲,便知這是一匹好馬,為何?岳飛說:「豈不聞此馬聲音洪亮,必然力大,所以是好的。」
這馬果然好馬,但見人就亂踢亂咬,岳飛「一把把鬃毛抓住,舉起掌來就打,一連幾下,那馬就不敢動了」。
書中是這樣描述這匹馬的:「自頭至尾足有一丈長短,自蹄至背約高八尺。頭如博兔,眼若銅鈴,耳小蹄圓,尾輕胸闊,件件俱好。」馬夫把馬刷洗乾淨,原來渾身雪白,並無一根雜毛。小說作者說這是「驊騮逢伯樂,馳騁遇王良。」
小說裡還提到了大名鼎鼎的赤兔馬。第四十回岳雲在樹林中見到了火炭一般的赤兔,心中甚是喜愛,接著又遇到了馬的主人關鈴,兩人惺惺相惜,後來關鈴將赤兔贈給了岳雲。
事實上,許多古典小說裡都出現過赤兔馬,《三國演義》、《說岳》、《水滸》、《楊家將》等都有此馬的身影。這應該是古代說書人相互借鑒的結果。
小說裡還提到了金軍曾擺出連環馬,重創岳家軍,岳飛安排鉤鐮槍,才大破連環馬。連環馬又稱「拐子馬」,是把多匹戰馬披上鐵甲,用皮帶連起來,有點像現代坦克,據說戰力很驚人。
這種戰法首見於岳飛之孫岳珂的記述裡,不排除小岳為老岳吹噓之嫌。畢竟,騎兵的優勢一是速度,二是機動,連環馬卻犧牲了這兩大優勢,其戰力就十分可疑了。《水滸》以及《說岳》裡都出現這種戰法,很可能是說書人的人云亦云。
此外,小說還有一匹真正的神馬。
北宋滅亡,欽宗之弟康王趙構逃出金營,幫助他脫身渡河的是一匹泥馬,這就是「泥馬渡康王」。趙構後來建立南宋,更成為製造風波亭冤獄的幕後黑手,神馬有知,當做何感想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