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繼前年幫宜蘭縣南澳部落蓋泰雅族意象的入口建築之後,銘傳大學建築系師生再度利用暑假,前往偏鄉部落建設,包括:為桃園縣復興鄉比亞外部落興建教育中心、為新北市烏來區利於部落蓋生態廁所,上一堂「高山上的建築課」。
銘傳建築系師生今年兵分兩路,一組由教授單世瑄帶領系上二位學生,與南華、金門、華梵、文化大學及台中科技大學等共十名學生,七月前往桃園縣的比亞外部落,幫居民蓋「藍腹鷳展示教育中心」;另一組人馬,則由教授梁銘剛帶領五位銘傳學生,以及南華、華梵大學生共九人,八月也幫新北市的利於部落蓋生態廁所,二間建築物都將於十一月完工。
建築系主任李芝瑜表示,希望學生在建築專業知識之外,也能增加實做經驗,因此,從三年前暑假開始,由老師帶領學生前往部落,為當地居民蓋公共建築。
李芝瑜表示,前往比亞外部落的師生,施工期間還遇到颱風邁德姆侵台,師生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還留守部落,風雨無阻繼續趕工,單世瑄即使受傷,仍繼續指導學生,師生都希望「藍腹鷳展示教育中心」能在十一月能如期竣工。
開學後將升上大二的李含萱表示,上課都以設計概念為主,很少有實做機會,因此,希望暑假能真正動手幫利於部落蓋生態廁所。李含萱說,生態廁所的排泄物都能回收當肥料,減少資源浪費,結構建材業也選木材、竹子,既環保又能彰顯泰雅族特色。
李含萱說,生態廁所全由學生動工,男女都必須下場「做苦工」;學生在山上砍下三百多根竹子,運回工地後,再對剖成兩半,並將竹節一一去除,烘乾後才能使用,光是這項建材,前前後後就花了三個工作天。李含萱表示,生態廁所才「開工」不久,預計十一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