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模範父親 兄資源回收20年 護智障弟

 |2014.08.08
1752觀看次
字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八公里的資源回收路,是近二十年來鄧文賢(圖/黃宏璣)對父母許下「我會照顧智障弟弟」的承諾,村長與縣議員陳昭煜昨天更肯定他是「模範父親」。鄧文賢說:「弟弟當然要好好照顧,他高興我就安心。」

【本報南投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八公里的資源回收路,是近二十年來鄧文賢對父母許下「我會照顧智障弟弟」的承諾,村長與縣議員陳昭煜昨天更肯定他是「模範父親」。鄧文賢說:「弟弟當然要好好照顧,他高興我就安心。」

四十四歲的鄧文賢年輕時打零工奉養父母、照顧弟弟,偶爾受雇割檳榔,但隨著檳榔市場下滑,零工少了,他改做資源回收養家,並在爸媽生前許諾「會好好照顧智障弟弟」。

三年前媽媽過世,鄧文賢一肩挑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左鄰右舍看在眼裡,主動把資源回收留給他。鄧文賢感激地說:「每天都有恩人通知我去收東西。」為了不讓好心人失望,再晚都會出門,蒐集三至四個月再賣掉,一次可賺八千至一萬多元,加上弟弟的四千七百元津貼與善心人送食物,解決兄弟生活。

鄧文賢每天從水里鄉山區推資源回收車,到市區做資源回收,這些年走的路等於台灣環島六十次;中午和晚上還趕回家煮飯給弟弟吃。

居家服務員林美華等人每周三天到鄧家打掃煮飯,還幫「鄧弟」理髮剃鬍子。一路看著鄧文賢照顧弟弟,水里鄉新城村長杜必先說:「兄弟從不怨天尤人,很難找到這樣知足小人物了。」

鄧文賢說:「歡喜做甘願受,反正吃不多,日子能過就好。」他還撿回不少被丟棄的神明供奉,「神明保祐我們兄弟健康就夠了」。

一年一度父親節,兄代父職的鄧文賢則不知父親節的滋味,他說:「只希望善心人幫忙整理廚房,把進出家門的濕滑路面整修就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